新書推薦:

《
社会正义与城市
》
售價:HK$
347

《
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 壹卷YeBook 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490

《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壹卷YeBook 论世衡史 重返学术现场考古学如何应答时代之问
》
售價:HK$
418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505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235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449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1520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500
|
| 關於作者: |
|
1973年生,山东省鄄城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先后求学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山东大学(民商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曾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10余年,自2008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出版《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论信任法院》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论文近百篇。
|
| 目錄:
|
导论
一、为什么要研究程序利益
二、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求真与向善
三、民事诉讼程序的能与不能
第一章程序利益基础理论概说
第一节程序利益概念解析
一、利益范畴的常识性底蕴
二、利益范畴的哲学透视
三、程序利益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程序利益本质、功能及表现样式
一、程序利益的本质
二、程序利益的功能
三、程序利益的表现样式
第三节程序利益与相关概念的辨识
一、与程序价值的辨识
二、与程序权利的辨识
第二章程序利益的关系形态
第一节对抗形态
一、为什么需要对抗
二、对抗何以可能
三、对抗以何可能
四、公共利益规制
第二节合作形态
一、诉权能否制衡审判权
二、合作的两种面孔
三、当事人主导的合理性
第三章程序利益的配置
第一节程序利益配置的考量因素
一、诉讼程序的定位
二、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的对立统一
第二节公共利益的配置
一、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
二、法院的自利性与公共性
三、配置原则
第三节私人利益的配置
一、诉的利益
二、诉讼成本
三、配置原则
第四节公益诉讼中的公益与私益
一、两造失衡的现实性
二、法院的正当性立场
三、法院在公益诉讼中的能动中立
第四章程序利益的展开过程
第一节程序利益运行的基础:正当程序期望与程序选择
一、程序的正当期望
二、程序选择
第二节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利益转换
一、程序主体的利益导向
二、程序的交涉性
三、市场交换与公益规制
第三节纠纷解决的两种正义:当事人的正义与法院的正义
一、合意:当事人的正义
二、决定:法院的正义
三、合意与决定的混合
第五章个人主体性程序
第一节无视程序利益的社会现实
一、义利之辨
二、程序价值伦理与工具的双重维度反思
三、工具主义的司法现状
第二节程序利益与程序的个人主体性
一、个人国家个人:程序主体的否定之否定发展
二、程序利益:程序主体之根
三、法院的个人主体视角
四、无实体利益的程序当事人
第三节个人主体性程序的基本范式
一、个人主体性程序的四个要素
二、个人主体性程序的公与定
三、法院向个人主体的转变
四、相关机制的完善
余论:认真对待程序利益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