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305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 編輯推薦: |
|
通过思想史写作的方式重新勾勒出一个观照德意志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民族命运的整全视角,以期为理解德意志的现代性思想话语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
|
| 內容簡介: |
|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德意志民族走向现代文明之路,既受惠同时亦受制于其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在其艰难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始终交织着民族文化主体性与西方文明总体性之间的矛盾。因而,自18世纪以降的德国历史,不仅激荡着启蒙主义的理性、浪漫主义的激情、社会主义的澎湃,同时也充斥着保守主义的回潮、民族主义的抗争、纳粹主义的灾难。本书以专题形式,借助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几组关键词:启蒙与反启蒙、审美与现代性、市民社会与风险社会、田园牧歌与文明危机,通过思想史写作的方式重新勾勒出一个观照德意志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民族命运的整全视角,以期为理解德意志的现代性思想话语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
|
| 關於作者: |
|
林雅华,福州人,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供职于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化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20092010年于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进行博士论文写作,2012年在慕尼黑大学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世界哲学》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多项。
|
| 目錄:
|
第一编 启蒙与反启蒙:德国现代性内部的复杂状貌
永久和平,19世纪欧洲共同体的文化想象
弗里德里希根茨论欧洲的政治均势
启蒙的另一面作为元保守主义者的默泽尔
默泽尔的生活世界:城市显贵和知识分子的启蒙
《等待者》克拉考尔的启蒙现代性批判路径
现代性悖论:作为资本主义美学概念的大众装饰
第二编 理性的毁灭: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伤痕
文化与文明之争魏玛共和国的陨落
民主的悖论:魏玛时期的反民主思想
资本主义时代的零余者职员阶层研究
血与土:纳粹时期的文学思想
政治的审美化戈特弗里德本恩
第三编 不会过去的过去:走出希特勒的阴影?
戈德哈根论争希特勒的志愿行刑者
客观抑或人性关于《帝国的毁灭》
没有外在的声音来唤醒我的心最低限度的道德
做历史责任的承担者德国二战后的历史反思
历史学家之争与德国的历史建构
第四编 审美与实践的两翼:通往未来之路
成长,一项未完成的设计
一个对美好世界的乌托邦展示布洛赫的美学思想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真理存于世俗之中克拉考尔的唯物主义转向
重返康德德国社民党的伦理社会主义实践
文明的火山口:风险社会的反思
对马克思主义复兴的新解读
大众时代的交往话语媒体的价值讨论不可放弃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