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454.0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NT$
2545.0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NT$
407.0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NT$
505.0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
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理想株型模式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有效途径,水稻理想株型育种在提高水稻产量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提出了以下理想株型株型模式。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的新株型模式,华南稻区的“早长、丛生型”株型模式,以亚种间杂交优势利用和理想株型相结合为主要策略的超级杂交稻株型模式,西南稻区的亚种间重穗型株型模式以及北方稻区的直立大穗型株型模式。直立穗株型模式比较适合结实期天气好、穗数水平较高的北方常规粳稻,而超级杂交稻株型模式则更适合高温多雨、穗数水平相对较低的南方杂交籼稻。超级杂交稻株型模式和直立大穗型株型模式与过去水稻株型相比有明显特色,以形态性状为主,同时兼顾生理功能,在系统生理生态研究基础之上建立了具体的指标体系,而且已经育成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因此,明确生态环境对株型模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穗部性状、籼粳亚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以及籼粳亚种分化的环境响应,对理想株型育种和栽培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对水稻超高产株型模式的生理生态基础及籼粳亚种分化环境响应机制进行研究总结,为不同地区水稻理想株型育种和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生态优势,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
目錄:
|
章 文献综述
节 水稻株型育种的研究
第二节 生态环境对水稻株型的影响
第三节 水稻籼粳属性的形态分类方法
第二章 生态环境对水稻杂交F2代株型与产量构成的影响
节 试验设计与材料
第二节 株型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株型性状及产量构成的类型间差异
第四节 不同生态条件下株型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第五节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生态区杂交F2代亚种属性与株型性状的特点
节 试验设计与材料
第二节 杂交F2代植株籼粳属性的区域分布
第三节 不同生态条件下株型性状差异
第四节 生态环境对籼粳属性与株型性状关系的影响
第五节 讨论
第四章 多环境条件下水稻杂交后代株型、产量构成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比较
节 试验设计与材料
第二节 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差异变化
第三节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株型性状差异比较
第四节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产量差异比较
第五节 讨论
第五章 多环境条件下水稻杂交后代品质差异及与株型和亚种属性的关系
节 试验设计与材料
第二节 品质性状的区域间差异比较
第三节 不同生态条件下品质性状与株型性状、亚种属性间的关系
第四节 讨论
第六章 生态环境对杂交后代穗部性状的影响及其与株型和籼粳属性的关系
节 试验设计与材料
第二节 穗部性状的区域间差异
第三节 穗部性状与株型性状、籼粳属性的关系
第四节 讨论
第七章 籼粳交后代低世代群体亚种分化机制研究
节 试验设计与材料
第二节 不同生态条件及世代籼粳亚种分化
第三节 不同生态条件下粒型、经济性状差异变化
第四节 程氏指数、粳型判别值(Dj)和经济性状间的关系
第五节 不同生态条件及后代处理方法群体籼粳位点基因型分析
第六节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籼粳交后代F6群体的籼粳分化研究
节 材料与方法
第二节 不同生态条件下后代处理方法对籼粳分化的影响
第三节 不同生态条件及后代处理方法群体籼粳位点基因型分析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第五节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粳交后代亚种分化研究及环境响应综合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