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611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500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347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218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505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449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1367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398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出发,首先将新能源界定为一种“新能源力”,以此为核心,构建了新能源力系统理论框架。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能源力是一个由替代力、技术力、新生产力和消费力四大分力构成的系统合力。其中,替代力是出发点,技术力是核心,新生产力是基础,消费力是最终的实现。由于新能源力系统仅靠自身难以可持续运行,必须借助政府助力。政府力则为新能源力系统的外力。政府外力是新能源力系统保持连贯性、接替性并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就中国现实判断而言,中国新能源力系统还处于不平衡发展阶段。遵循政府“外力内化”的扶持目标,本书提出了系统性的政策设计思路。 |  
         
          | 目錄: |   
          | 内容提要/1 章 绪论/1
 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5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8
 一、研究思路/8
 二、研究方法/11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13
 一、主要的创新点/13
 二、不足之处/15
 第二章 新能源力理论溯源及发展脉络/17
 节 新能源力的思想追溯:自然力理论/ 17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然力界定/18
 二、马克思的自然力思想/19
 三、关于自然力的后续探索/20
 第二节 新能源力的系统研究方法追溯:马克思的方法论/ 21
 一、经济学视角下系统的内涵/ 22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系统思想/ 25
 三、马克思经济学系统思想的扩展研究/29
 第三节 新能源力的理论追溯:相关研究/33
 一、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 33
 二、新能源生产方面的研究/ 35
 三、新能源消费方面的研究/ 36
 四、新能源政策方面的研究/ 37
 五、新能源系统方面的研究/39
 第三章 新能源力系统的理论分析/ 41
 节 新能源是一种经济“力”/41
 一、新能源的界定及新能源力的提出/ 42
 二、新能源力的内涵和外延/ 46
 第二节 新能源力是一个合力的系统/ 52
 一、新能源力的系统结构/ 52
 二、新能源力的系统环境/ 58
 第三节 新能源力系统的演化分析/60
 一、新能源力系统演化的内涵与特征/ 61
 二、新能源系统分力之间的辩证逻辑/ 63
 第四章 新能源力系统的市场逻辑与政府扶持/ 69
 节 新能源力系统的动力分析/ 70
 一、新能源力系统的动力源/ 70
 二、新能源力系统的动力机制/ 73
 第二节 新能源力系统的市场逻辑/ 75
 一、新能源力系统的市场失灵/ 76
 二、新能源力系统的市场悖论/ 79
 三、新能源力系统的未来利益/81
 第三节 新能源力系统的政府扶持分析/82
 一、新能源政府扶持的含义/ 83
 二、政府扶持对新能源力系统的作用逻辑/84
 三、非正式制度对新能源力系统的作用逻辑:一个补充/86
 四、我国有关新能源政府扶持的具体分析/ 88
 第五章 新能源技术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93
 节 新能源技术创新力的理论模型/ 94
 一、基本模型/ 94
 二、封闭条件下政府扶持对企业研发决策的作用机制/97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研发决策分析/ 100
 第二节 政府扶持对我国新能源技术创新力的实证检验/ 103
 一、数据描述与指标说明/ 103
 二、估计方法说明与计量模型构建/ 106
 三、实证结果分析/ 108
 四、主要结论与说明/ 110
 第六章 新能源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12
 节 新能源生产力的理论分析/ 112
 一、新能源生产力的内涵界定/113
 二、生产补贴对新能源生产力的作用机制/114
 三、开放经济条件下新能源生产力的衍生效应分析/115
 第二节 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生产效率测度/ 116
 一、计量模型构建/ 116
 二、数据描述与方法说明/118
 三、新能源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测度与释义/122
 第三节 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125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125
 二、计量模型构建/ 126
 三、实证结果分析/127
 四、主要结论和说明/131
 第七章 新能源消费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32
 节 新能源产品消费力的理论模型/132
 一、基本假设/ 133
 二、模型框架/135
 三、模型的拓展分析:引入价格补贴和加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36
 第二节 模拟检验与演化分析/ 138
 一、无价格补贴、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下的演化分析/139
 二、仅有价格补贴、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下的演化分析/140
 三、无价格补贴、仅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下的演化分析/ 142
 四、价格补贴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共同作用下的演化分析/ 144
 第三节 美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实证分析/ 145
 一、计量模型构建/ 146
 二、实证分析与结果/ 150
 三、主要结论/ 160
 第八章 我国新能源力系统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162
 节 我国新能源力系统的现状分析/163
 一、我国新能源力经济效益的现状与潜力分析/ 163
 二、我国新能源力环境效益的现状与潜力分析/165
 三、新能源力系统分力的现状判断/ 166
 第二节 政策建议/172
 一、新能源替代力:“化被动使用为主动使用”/ 172
 二、新能源技术力:“化税费返还为研发补贴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174
 三、新能源生产力:“化低端产品数量激增为高端产品创造”/175
 四、新能源消费力:“化直接的消费补贴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者消费预期培养” /177
 结语/ 179
 参考文献/ 182
 后记/1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