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谓明治(历史学堂)
》
售價:NT$
296.0

《
古典的别择(艺文志·古典)
》
售價:NT$
265.0

《
弱关联:在旅行中探寻检索词
》
售價:NT$
250.0

《
稷下先生(稷下学宫的历史探究,稷下先生的故事再现)
》
售價:NT$
347.0

《
我和她们不一样
》
售價:NT$
347.0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日]畑村洋太郎](//img.megbook.hk/upload/mall/productImages/25/27/9787111777861.jpg)
《
衰而不败:在变老的路上,变得更好 [日]畑村洋太郎
》
售價:NT$
254.0

《
时刻人文·野兽之魂(当代史学大师卡洛·金兹伯格新近力作,不止“微观史学”,展现其历史与哲学思想的多样性)
》
售價:NT$
301.0

《
弱关系创富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从增长格局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着“由点到面”的跃变。也就是由以行政单元的“点”状增长格局,向以相邻区域的集群增长“面”(块)状格局过渡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最终经过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界定,奠定了行政单元为主导的点状格局。从2000年新世纪之后,逐渐形成以都市圈(群、带)为特征的城市空间产业集聚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产生区域集聚态势。产业集聚化发展必然要跨越以前的行政区划范围,一方面是行政单元范围的资源利用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约束,另一方面跨地域的公共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于是聚焦于区域都市圈的产生形成进行研究显得非常迫切而必要。 本书聚焦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合作机制和治理机制。把利益主体与区域空间结合起来观察,认为京津冀都市圈“共同体”的形成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实体、社会公众等多元利益主体交互作用下共同促成的。而纵观相邻地区的利益纷争与区域联合,都联系于资源的利用、围绕着资源的共享展开。由此我们发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奥秘在于资源共享所带来的合作剩余及其整体效应,而资源整合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这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是: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依此逻辑,上溯揭示都市圈形成的动因,下延探究资源整合的方式途径,而中间核心是探析资源共享之于协同发展与合作共治的内在机理,*后才能就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真正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王玉海,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现为国家科技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可持续发展专家委员、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可持续发展专家委员、北京市城市经济学会理事、民政部与亚洲基金会合作“灾害管理公共合作项目(二期)”指导专家。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发展战略中的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批准号:11BJL075)、“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镇低碳发展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1BAJ07B00)、北京师范大学自主重点科研基金“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低碳发展区域规划”批准号:2009AB-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资源整合的区域都市圈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治理研究——以首都区都市圈为例,项目批准号:07JA790002)、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与北京市的功能定位研究”批准号:06BaJG071)等2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刊物50多篇,其中CSSCI文章3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经济管理制度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