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500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245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704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296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 
			荆棘里
			》
 售價:HK$ 
			21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内容分刚体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篇。*篇属理论力学,其内容主要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汇交力系、力偶系、任意力系的简化和平衡,以及桁架内力分析与有摩擦的平衡分析。第二篇属材料力学,其主要内容有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杆件轴向拉压、扭转、弯曲三种基本变形的应力、变形、强度、刚度计算等基本内容,以及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动荷载、交变应力等相对提高的内容。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内容分刚体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篇。*篇属理论力学,其内容主要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汇交力系、力偶系、任意力系的简化和平衡,以及桁架内力分析与有摩擦的平衡分析。第二篇属材料力学,其主要内容有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杆件轴向拉压、扭转、弯曲三种基本变形的应力、变形、强度、刚度计算等基本内容,以及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动荷载、交变应力等相对提高的内容。 |  
         
          | 關於作者: |   
          | 作者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1988年起在河海大学长期从事基础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编写的教材有《理论力学,高教出版社》、《静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工程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基础力学实验,河海大学出版社》。 |  
         
          | 目錄: |   
          | 绪论 第1篇刚体静力学
 第1章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
 1.1力的概念
 1.2静力学基本原理
 1.3力的分解与力的投影
 1.4力矩
 1.5力偶
 习题
 第2章约束约束力受力分析
 2.1约束与约束反力
 2.1.1柔索
 2.1.2光滑接触
 2.1.3铰连接与铰支座
 2.1.4连杆
 2.1.5径向轴承
 2.2计算简图和示力图
 2.2.1计算简图
 2.2.2结构计算简图举例
 2.2.3示力图
 习题
 第3章汇交力系的平衡
 3.1汇交力系
 3.2汇交力系的简化
 3.3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习题
 第4章力偶系的平衡
 4.1力偶系
 4.2力偶系的简化
 4.3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习题
 
 第5章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5.1平面任意力系
 5.2力的平移定理
 5.3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5.4平行线分布力的简化
 5.5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5.6静定与超静定问题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习题
 
 第6章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
 6.1空间任意力系
 6.2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
 6.3重心和形心
 6.4空间平行分布力的简化
 6.5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习题
 第7章静力学专题
 7.1静定桁架
 7.1.1概述
 7.1.2桁架内力分析的节点法
 7.1.3平面桁架内力分析的截面法
 7.2摩擦及有摩擦的平衡问题
 7.2.1引言
 7.2.2滑动摩擦
 7.2.3滚动摩擦
 习题
 第2篇材 料 力 学
 第8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8.1材料力学的任务
 8.2变形固体及基本假设
 8.3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及杆件的基本变形
 8.4内力和应力
 8.4.1内力
 8.4.2截面法
 8.4.3应力
 8.5位移和应变
 8.5.1位移
 8.5.2应变
 第9章杆的轴向拉压变形
 9.1概述
 9.2轴力及轴力图
 9.2.1轴力的计算
 9.2.2轴力图
 9.3拉压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9.3.1正应力公式
 9.3.2圣维南原理
 9.4应力集中的概念
 9.5拉压杆件的变形
 9.5.1轴向变形胡克定律
 9.5.2横向应变
 9.6拉伸和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9.6.1拉伸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9.6.2压缩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9.6.3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比较
 9.7拉压杆件的强度计算
 9.7.1容许应力和安全因数
 9.7.2强度条件和强度计算
 9.8拉压超静定问题
 习题
 第10章扭转
 10.1概述
 10.2扭矩和扭矩图传动轴外力偶矩的计算
 10.2.1扭矩的计算
 10.2.2扭矩图
 10.2.3传动轴外力偶矩的计算
 10.3圆杆扭转时的应力
 10.3.1横截面上的应力
 10.3.2极惯性矩和扭转截面系数的计算
 10.3.3切应力互等定理
 10.4圆杆扭转时的变形扭转超静定问题
 10.4.1圆杆扭转时的变形
 10.4.2扭转超静定问题
 10.5扭转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10.6扭转圆杆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10.6.1强度计算
 10.6.2刚度计算
 10.7矩形截面杆的自由扭转
 10.7.1矩形截面杆
 10.7.2开口薄壁截面杆
 习题
 第11章连接件强度计算
 11.1概述
 11.2铆接的强度计算
 11.2.1简单铆接接头
 11.2.2铆钉群接头
 11.3其他连接件的强度计算
 11.3.1键连接
 11.3.2榫连接
 习题
 第12章平面弯曲内力
 12.1概述
 12.2剪力和弯矩
 12.3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12.4剪力、弯矩和荷载集度间的关系
 12.5叠加法作弯矩图
 习题
 第13章平面弯曲应力
 13.1概述
 13.2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3.2.1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3.2.2正应力公式的推广
 13.3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
 13.3.1矩形截面梁
 13.3.2工字形截面梁
 13.3.3圆形截面梁
 13.3.4薄壁圆环截面梁
 13.4梁的强度计算和合理设计
 13.4.1梁的强度计算
 13.4.2梁的合理设计
 13.5开口薄壁截面梁的切应力弯曲中心
 习题
 第14章平面弯曲变形
 14.1梁的挠度和转角
 14.2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14.3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
 14.4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
 14.5梁的刚度计算
 14.5.1梁的刚度计算方法
 14.5.2提高梁承载能力的措施
 14.6超静定梁分析
 习题
 第15章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15.1应力状态的概念
 15.2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5.2.1任意方向面上的应力
 15.2.2应力圆
 15.2.3主平面和主应力
 15.3基本变形杆件的应力状态分析
 15.3.1轴向拉压杆件应力状态分析
 15.3.2扭转杆件应力状态分析
 15.3.3梁的应力状态分析
 15.3.4主应力轨迹线的概念
 15.4三向应力状态分析
 15.5广义胡克定律体积应变
 15.5.1广义胡克定律
 15.5.2体积应变
 15.6应变能和应变能密度
 15.6.1轴向拉压杆件的应变能和应变能密度
 15.6.2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变能密度
 15.7平面应变状态分析
 15.7.1应变状态的概念
 15.7.2任意方向的应变
 15.7.3主应变的大小和方向
 15.7.4应变的量测
 习题
 第16章强度理论
 16.1强度理论的概念
 16.2四种经典的强度理论
 16.2.1关于脆性断裂的强度理论
 16.2.2关于屈服的强度理论
 16.3莫尔强度理论
 16.4强度理论的应用
 习题
 第17章组合变形
 17.1概述
 17.2双向弯曲斜弯曲
 17.2.1正应力计算
 17.2.2中性轴的位置、最大正应力和强度条件
 17.2.3变形计算
 17.3轴向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17.4偏心压缩(拉伸)
 17.4.1偏心压缩(拉伸)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17.4.2截面核心
 17.5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
 习题
 第18章压杆的稳定性
 18.1压杆稳定性的概念
 18.2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8.2.1欧拉公式
 18.2.2欧拉公式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18.3压杆的柔度与临界应力总图
 18.3.1压杆的临界应力与柔度
 18.3.2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18.3.3中柔度压杆的临界应力
 18.3.4临界应力总图
 18.4压杆的稳定计算及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8.4.1压杆的稳定计算
 18.4.2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习题
 第19章动荷载和交变应力
 19.1概述
 19.2构件作匀加速直线平动和匀角速转动时的动应力
 19.2.1构件作匀加速直线平动时的动应力
 19.2.2构件作匀角速转动时的动应力
 19.3构件受冲击时的动应力和动变形
 19.3.1竖向冲击问题
 19.3.2水平冲击问题
 19.3.3提高构件抗冲能力的措施
 19.3.4冲击韧度
 19.4交变应力和疲劳破坏
 19.4.1交变应力的概念
 19.4.2交变应力的特性
 19.4.3疲劳破坏
 19.5对称循环下的疲劳极限及疲劳强度计算
 19.5.1疲劳极限-1
 19.5.2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因素
 19.5.3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9.6钢结构构件的疲劳计算
 习题
 附录A平面图形几何性质
 A.1平面图形的形心和面积矩
 A.2惯性矩和惯性积
 A.3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
 A.4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转轴公式
 A.5主轴和主惯性矩
 习题
 附录B热轧型钢GBT 7062016
 B.1热轧等边角钢
 B.2热轧不等边角钢
 B.3热轧普通工字钢
 B.4热轧普通槽钢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本书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工程力学课程的基本要求编写,可作为水利、土木、交通、港航、环境、给排水、地质、水文等专业的教材。通过选择相应的内容可以适用于48~80学时的教学要求。本书也可以作为同类专业和自学考试人员的教材和参考书。 本书所选内容为工程力学的基本内容,难易程度适中,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在内容编排上,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内容叙述上,力求概念清晰,原理方法透彻、应用步骤规范,旨在培养学生工程力学基本素质,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消除了两大篇内容在叙述上符号不一致、分析方法上不协调等传统工程力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并以有效解决工程力学问题为主线贯穿全书。
 本书内容分为刚体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篇。其中第1篇的内容主要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汇交力系、力偶系、任意力系的简化和平衡,以及静力学专题的桁架内力分析与有摩擦的平衡分析。第2篇的主要内容有杆件基本变形(拉压、扭转、弯曲)的应力、强度、刚度计算等基本内容,以及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动荷载等相对提高的内容。全书分为19章,第1~7章为刚体静力学的内容,第8~19章为材料力学的内容。附录有截面几何性质、型钢表、习题参考答案。部分习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求解过程,便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本书第1、2、8章、第12~19章由陆晓敏编写,第3~7章、第9~11章由赵引编写,全书由陆晓敏统稿。
 本书内容经过了教研室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他们对本书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在此编者对他们表示由衷感谢。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敬请广大师生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编者
 2020年5月于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