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959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755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301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254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301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305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 內容簡介: |   
          | 《传承中医》全书共分为4个章节:*章为问诊辑要,共收载了古代近20部中医名著中的问诊精华,并进行注释;第二章为理论探讨,收载了作者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见解和新成果;第三章为经验介绍,介绍了作者从医40年来诊治疾病的学术经验;第四章为学术争鸣,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传承中医》全书共分为4个章节:*章为问诊辑要,共收载了古代近20部中医名著中的问诊精华,并进行注释;第二章为理论探讨,收载了作者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见解和新成果;第三章为经验介绍,介绍了作者从医40年来诊治疾病的学术经验;第四章为学术争鸣,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  
         
          | 關於作者: |   
          | 刘世峰,男,1955年12月出生,重庆荣昌人。青少年时期就爱好并自学中医,1975年开始自学中医,1977年考入重庆市江津卫校中医班,受到周天寒老师悉心指导。1983年在荣昌卫校进修中医古典医籍,1984年在荣昌县中医院跟师名老中医周泽勋实习1年,1989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任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重庆市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编委。任《症治论读释义》、《中医心悟感言》主编,整理出版了《周定夺医案医话选编》、《坐堂医笔记》等多部医著。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论文100余篇。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胃病,男子不育及妇科杂病。 |  
         
          | 目錄: |   
          | 目录 第一章 问诊辑要 1
 《黄帝内经素问》 3
 移精变气论 3
 三部九候论 5
 藏气法时论 5
 血气形志 7
 疏五过论 8
 徵四失论 12
 《黄帝内经灵枢》 13
 师传 13
 《难经》 15
 第五十一难 论喜恶与脏腑疾病的关系 15
 第六十一难 论望、闻、问、切 16
 《甲乙经》 17
 问情志以察病 17
 《东垣十书》 17
 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17
 辨昼夜重轻 20
 《医学准绳六要》 21
 问病必详 21
 《古今医统》 22
 问证 22
 《医学入门》 24
 问证 24
 《景岳全书》 33
 十问篇 33
 《身经通考》 48
 问证 48
 《医原》 52
 问证求病论 52
 《医门法律》 53
 问病论 附律一条 53
 《医宗金鉴》 58
 四诊心法要诀 58
 《四诊抉微》 63
 问诊 63
 《医碥》 67
 问证 67
 《医学实在易》 82
 问证说 82
 《知医必辨》 84
 诊病须知四诊 84
 《医法心传》 86
 诊病须察阴脏阳脏论 86
 第二章 理论探讨 89
 从心论中西医融合 89
 从气论中医与文化现象 92
 中医生理之气研究 95
 与曹东义教授探讨营卫之气 100
 调理气机治则精义 103
 中医基础理论别论 107
 口感辨证的临床意义 111
 消瘀十二法运用知要 113
 《伤寒论》心中释义 121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别解 124
 《金匮》硝石矾石散证辨析 127
 中医临床运用现代检测技术之利弊 128
 必须重视对医案的总结 134
 回归个体化诊疗 有利提高疗效 136
 第三章 经验介绍 139
 胃脘痛的辨证论治思路 139
 腰痛诊治心法 143
 四逆散的临证应用 149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定时疼痛 151
 五苓散的临床运用 154
 失笑散祛瘀止痛,擅治心腹诸痛 157
 缩泉丸加味临床运用 158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 159
 瓜蒌红花甘草汤加味治疗带状疱疹一例 161
 闭经验案一则 162
 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痔疮肿痛验案一则 163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呃逆反酸医案一则 164
 难忘紫荆花 165
 六味汤治疗扁桃体炎 166
 新加香薷饮是夏季感冒良方 167
 二仙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验案一则 168
 老中医用乌梅丸(汤)治愈上腹疼痛顽症 169
 自拟苍参消疹汤治疗慢性湿疹 170
 疑似证误辨三则 173
 苍参消疹止痒汤治疗皮肤瘙痒医案一则 176
 内伤咳嗽医案一则 177
 自拟益气活血清肝汤治疗乙肝效果满意 178
 柴胡推陈致新与中医不传之秘 180
 自拟解郁安眠汤治疗失眠 182
 解郁安神汤治疗失眠医案一则 183
 自拟牙痛验方凉血祛风解毒汤 184
 自拟疏肝回春汤 185
 自拟疏肝利水汤 186
 自拟升清降浊汤 187
 自拟藿陈枇杷汤 188
 自拟苍膝独活汤治疗痛风病尿酸高 188
 自拟加减枇杷清肺汤治痤疮 190
 自拟白芍木瓜汤治疗脚转筋 191
 自拟苍白败酱汤治疗盆腔炎 191
 自拟产后复元汤 192
 古代治头痛验方 193
 古代失眠方举要 194
 也谈辛不过钱 195
 一味丹参功同四物,逐瘀生新,治疗胃痛、失眠 198
 防风祛风止痛,为风药中润剂 199
 骨碎补补肾活血接骨,治牙痛、耳鸣 202
 十方九归,《本草纲目》称它为妇人要药 203
 三七煲鸡为补药 206
 大黄的功与过 207
 天麻擅治头昏眩 209
 葛根解肌除痹止口渴 211
 虎杖降脂退黄治痤疮 212
 瓜蒌(仁)与天花粉 214
 桑叶与桑皮 215
 川楝子与皮 217
 板蓝根与叶 218
 香白芷开窍除湿止疼痛 219
 白僵蚕祛风散结止痒 220
 川黄连除湿热解毒消疮肿 221
 麦门冬 223
 芦竹根生津止渴 224
 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渴 225
 短气验案一则 227
 医案医话五则 228
 医案医话三则 230
 医案三则 232
 周天寒经验方验案四则 235
 崩病重症治验一则 238
 口臭从寒湿治医案一则 239
 眨眼医案一则 240
 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化火医案一则 241
 第四章 学术争鸣 242
 放虎归山为上策 242
 中医就像一条船 243
 中医不是金字塔 245
 让中医这条船破浪前行 248
 应该为中医正名 250
 学习中医没有捷径 252
 发展中医需要实干家 254
 做中医不能迷失自我 256
 请不要曲解中医姓中 258
 王教授现象警示要关注教师素质 262
 废医验药该休矣 发展中医正当时 265
 用实效驳斥中医不科学 269
 别重蹈生物医学覆辙 270
 精气夺则虚 无邪人亦病 272
 医院取消中药房弊大于利 274
 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 276
 不必刻意打造纯中医 277
 现代中医不辱使命 279
 中医医院应更名为现代中医院 281
 为反哺中医叫好 282
 崇古尊经是与非 284
 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冷思考 287
 综合医院建大中医值得推广 289
 问渠哪得清如许兼与张毅先生商榷 291
 古代中医发展经验的现代启示 295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评吴先生的中医发展观 297
 以史为鉴治未病 301
 精方与围方概念不宜提倡 303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轻易否定中医思维兼与黄煌商榷 305
 病与不病邪与正 疫气流行天和人 309
 师承教育不能再搞拉郎配 312
 做中医到底有多难 314
 走好中医路要有爱博勤 317
 中医成才三大要素 319
 中医后浪推前浪 320
 学好中医,悟性不可少 323
 构建医患和谐关系,技术精湛很重要 325
 以人为本 用心去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敬业 326
 我研习中医的心路历程 330
 国医大师朱良春以身试药的启示 333
 中医内科教材应贴近临床 335
 中药剂量大小 病情因素不可忽视 336
 中药大方亦不可废 339
 周天寒学术思想管窥 341
 跋 3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