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序言
2019 年10 月31 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 从顶层设计上系统擘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制度安排。《决定》全面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应该 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 这一重大历史课题, 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标志着我们党对巩固发展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 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小智治事, 大智治制。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强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
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探索企业职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 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已久, 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深入发展, 当前这一制度的落实执行遭遇不少挑战, 普遍存在组织领导弱化、地位边缘化、议题虚化、程序随意化、作用淡化等突出问题。有的认识模糊, 认为这是工会的事儿, 对民主管理工作不重视、不关
心、不支持, 消极应付, 特别是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存在不小的阻力和困难; 有的运行不规范, 存在程序不严格、议题走过场、决议不落实等严重形式主义问题, 把职工代表大会开成了 纸袋会 举手会, 等等。其主要原因是, 缺乏法治意识, 有制度不执行。2019 年9 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现在, 制度执行仍然是个短板。有的人对制度缺乏敬畏, 根本不按制度行事, 甚至随意更改制度; 有的人千方百计钻制度空子、打擦边球; 有的人不敢也不愿遵守制度, 极力逃避制度的约束和监管, 等等。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 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此,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特别强调,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 带头维护制度权威, 做制度执行的表率, 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 加强对制
度执行的监督, 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
针对当前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执行落实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按照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际、由条文到操作的逻辑顺序, 笔者列出了48 个常见的问题, 采用问答形式, 试图回应疑问困惑、澄清模糊认识; 明确职责定位、划清权责边界; 指明运行程序、提醒注意事项。每一个问题的解答, 力求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的原文, 让读者了解出处, 并辅之以必要的分析。为帮助读者理解, 问题之后另附参考规定。对没有明确规定的, 尽量从理论政策上予以分析, 力求贴近基层、贴近现实。释义务求有理有据, 分析务求全面准确, 用语务求通俗易懂。但因时间仓促、水平所限, 释义不当、分析欠妥、引证疏漏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读者不吝指教。
作 者
2020 年5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