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28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959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755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301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254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301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305
 
 
 | 
         
          | 編輯推薦: |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哲学思维,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绵不断发展到今天,再创世界辉煌,其中一个重要文化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拥有一脉相承的哲学思维的优秀传统。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
 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及其理论创新,是同它的理论思维的起点、理论思维的变革和理论思维的提升 息息相关的。改革开放40年来,理论思维的变革和提升,构成了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理论思维的新起点,为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思维的坚实基础。
 ------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这一根本宗旨的完整理解和一贯追求。学习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际上也是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
 从1975年至1978年,邓小平自觉地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首届中国哲学家论坛暨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研讨会论文集。十余名中国哲学家围绕中国道路成功的哲学之道这一主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分析了建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释了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思想内涵、理论逻辑、标识性概念等,并从当今时代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中西马思想资源的融通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深化对建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研究。 |  
         
          | 關於作者: |   
          | 赵剑英,浙江萧山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编审(二级)。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著有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哲学回声》《哲学的力量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哲学》《复兴中国》《深圳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主编或参与主编《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论中国模式(中英文版)》《马克思哲学论坛文丛(共7卷)》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和文章近百篇。代表作有《中国道路的哲学观念》《中国之治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开创权力监督新路》《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试析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等。
 策划出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12卷)》《理解中国丛书》《中国制度研究丛书》《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35卷)》等,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力。获第十三届韬奋出版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2016年度推动版权输出引进典型人物奖。
 |  
         
          | 目錄: |   
          | 1/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哲学优秀传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王伟光 9/从理论思维看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孙正聿
 27/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础和意义------李德顺
 43/唯物史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李景源
 53/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我们当如何接着讲?------王南
 67/论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韩庆祥
 105/中国道路的哲学自觉------丰子义
 127/中国道路的哲学观念------赵剑英
 147/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韩 震
 161/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使命------任 平
 169/探析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方法论问题------欧阳康
 181/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哲学形态及其建构------王新生
 189/哲学中国的认识图景------孙 麾
 201/现代性、中国特色与本土学术话语建构------仰海峰
 221/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守正创新之路------郝立新
 235/多样互补:混合型经济结构的潜能和优势--------郭 湛
 247/中国道路:现代文明转向与社会主义创新的思想自觉------漆 思
 265/当前时代,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哲学? ------张志强
 276/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