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454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658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306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551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230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2030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449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449
|
| 內容簡介: |
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 220 ,自黄巾起义起,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国计,为45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制据,彼此混战。东汉末年, 由于土地兼并愈加尖说,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劃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性。
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自己的武装军队保卫家园,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由于不修政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是造成地方豪强兴起的诱因,而刺史制度的变动则是造成群雄割据的主因。刺史制度源自西汉武帝时期,本意是用等级低的官员监察等级高的官员,以达到制衡的目的以六条问事制衡官员,尽管刺史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是始终没有统领一州的法定权力和制度。不过到了东汉灵帝时,他接受刘焉的建议,将各州刺史改称州牧。于是,刺史成为地方的官员。东汉在原本的中央和郡、县之间加入州级, 成为中央、州、郡、县的四级结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 220 ,自黄巾起义起,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国计,为45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制据,彼此混战。东汉末年, 由于土地兼并愈加尖说,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劃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性。
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自己的武装军队保卫家园,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由于不修政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是造成地方豪强兴起的诱因,而刺史制度的变动则是造成群雄割据的主因。刺史制度源自西汉武帝时期,本意是用等级低的官员监察等级高的官员,以达到制衡的目的以六条问事制衡官员,尽管刺史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是始终没有统领一州的法定权力和制度。不过到了东汉灵帝时,他接受刘焉的建议,将各州刺史改称州牧。于是,刺史成为地方的官员。东汉在原本的中央和郡、县之间加入州级, 成为中央、州、郡、县的四级结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样的情况持续的结果,使各个州牧纷纷利用天下大乱,名正言顺地制据方,而那些未被改为州牧的刺史和郡守,也趁机扩大权力和武装力量,还有人在战乱中自封为州牧和刺史,如此-来,等于宣告东汉政府的实质统治名存实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