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与图的世界史:《史集》与第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叙事图景
》
售價:NT$
1010.0

《
夏日蝉鸣时
》
售價:NT$
356.0

《
门罗主义:美国全球地缘战略的源起
》
售價:NT$
347.0

《
刻意练习成为讲话高手
》
售價:NT$
179.0

《
民艺之美
》
售價:NT$
449.0

《
肘后备急方 中医书全本校注与研究古代急救方剂临床急救手册中医入门肘后背疾方白话文
》
售價:NT$
296.0

《
精神的发现:欧洲思想在希腊的兴起
》
售價:NT$
653.0

《
走向现代:西方艺术1789—1914
》
售價:NT$
2336.0
|
編輯推薦: |
读者对象:大学本科以上
编辑推荐:
本书是继侯欣一教授继《创制、运行及变异——民国时期西安地方法院研究》之后的又一力作,思考的跨度从清末民国的西法东渐一直到新中国立法与司法,收录了侯欣一教授近年来的*随笔近百篇,将“讨论真实的中国问题,使用*手资料,思虑论证尽可能周延,不作媚俗浮夸之词”的治学精神贯彻始终。本书既关注西法东渐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以及沈家本、伍廷芳、王世杰、张知本等影响清末民国法制近代化的重要人物,也关注了陕甘宁边区及新中国的司法经验,回顾了自民国以来法学教育的历史,还对近百年来影响广泛的大案进行了回顾,也希望与读者一起思考一些困扰中国法治近代化中的基本问题:到底是哪些原因,使我们许多曾有的智识不能恒久地保留下来;法治经验的积累如何才能不受时局的影响。
|
內容簡介: |
在中国,肇始于晚清的法治近代化之路已走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尽管人们常说革命是近现代中国的主旋律,其实法治也早已或深或浅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法治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以及应该起的作用。本书是一部专题式的学术随笔集,分为彼时、那时、那人、那事(新闻出版、法学教育、立法、司法)、那案等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篇章,将中国的法治近代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并尝试梳理其中的逻辑。本书的文字,或纪事,或写人,自始至终都秉持学术的严谨,以史料为支撑,尝试触摸历史的真实。因而,文字中既无风花雪夜之高雅,也没有无病呻吟之深沉,更不做事后判官指斥前人。本书试图在中国法治近代化的历史河流中寻找出几朵不该遗忘的浪花,在他人不太关注的平缓处辨析出若干潜在支流,为日渐高度体系化的历史叙述增添一些人性化的细节,丰富读者对中国法治进程的认知。
|
關於作者: |
侯欣一,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中国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天津市法学会副会长,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人民检察院特约检察员等。研究成果获司法部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陕西省、天津市优秀社会科学奖,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多次。另201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4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并完成、教育部、司法部、人民法院、天津市社科项目多项,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合著多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
目錄:
|
001 彼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传统司法制度
对刑讯麻木的“法官”
审判之随意
菩萨办案
与索贿
酷刑与法外用刑
跪拜礼仪
私刑的泛滥
无人关注的监狱
一言难尽的领事裁判权
035 那时
伍廷芳的身价
为何要以日本为师
心态与参照
从改法修律到预备立宪
法治建设中的文化保守主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