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352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347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352
 
  《 
			红帆船
			》
 售價:HK$ 
			290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403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449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235
 
 
 | 
         
          | 內容簡介: |   
          |   法律方法既是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亦是法律人必需掌握的实践技巧。《法律方法阶梯(第四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法律方法的理论意义,逐次展示出如何运用法律方法,可称精要。《法律方法阶梯(第四版)》编排新颖,图文并茂,结构严整,便利教学:(1)章前提纲挈领,列出本章问题与要义;(2)文中分析了七十多个案例,并运用五十多幅图表说明理论难点;(3)章后备有推荐文献、阅读案例等,作为进阶指引;(4)辅以精选法谚,助人体味;另附幽默小品,亦堪一乐;(5)书后附有教学参考大纲和方案,且配有j教案PPT,方便教师教学参考。 《法律方法阶梯(第四版)》为2015年第三版基础上的*改版。本版拟调整原有篇章结构,使之更符合法律逻辑思维方式的流畅性。全面更新阅读文献和案例部分内容,使之与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合,从而帮助法科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学习和思维方法。同时,结合*颁布的民法典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更新相关内容,使之符合*的法学教学实践需求。
 |  
         
          | 關於作者: |   
          | 郑永流,男,湖北省麻城县人,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欧法学院法哲学与交叉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  
         
          | 目錄: |   
          | 导言 法律方法与法律人 1何谓法律人
 2法律人为定分止争而生
 3法律方法与判断者的价值立场
 4法律方法与法治
 5本书体系、体例与使用建议
 第一章认识法律方法
 1法律方法的发生
 1 1事实与规范不对称
 1 2事实与规范不对称的原因
 2法律方法及其体系
 2 1法律方法是法律应用中的方法
 2 2法律方法的体系
 3法律方法的功能
 3 1方法改变前提,前提改变结论,结论改变行为
 3 2功能发生的机理
 4各部门法有自己的方法吗?
 4 1宪法的特点及方法
 4 2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方法之比较
 5法律方法是法定的吗?
 5 1中国法的解释条款
 5 2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民法典的解释条款
 6法律方法论
 6 1法律方法的性质
 6 2学界实务界关于法律方法的范围的理解
 7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 1称谓
 7 2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关系
 7 3统合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 4法律方法论与法学
 8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8 1思维
 8 2法律思维
 8 3法律思维的要义
 第二章法律判断形成的过程
 1处理事实和提出案件问题
 1 1处理事实
 1 2提出案件问题
 2寻找规范
 2 1法源
 2 2法源的顺序
 3分析事实构成
 3 1规范
 3 2法律规则及结构
 3 3法律原则及类型
 4建构大前提
 5涵摄
 5 1含义
 5 2涵摄的过程
 6作出结论
 7六步法在事实与规范的不同关系中的应用
 第三章法律判断形成的基础方法
 1何谓基础方法
 1 1推论与亚推论
 1 2推论引出必然性结论
 1 3亚推论引出或然性结论
 1 4实质推理非推理而是权衡
 2演绎
 2 1演绎的过程:从一般到特殊
 2 2演绎结论的确定性
 2 3演绎发生的时间
 2 4演绎的类型
 3归纳
 3 1归纳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3 2归纳的功用:一般规则的获取
 3 3归纳的局限性:归纳不完全
 4设证
 4 1设证的过程:从特殊经由一般到特殊
 4 2设证的功用:确定思考方向
 4 3假设原因
 5小结
 5 1演绎为推论,归纳和设证是亚推论
 5 2演绎、归纳和设证的风险度
 6类比
 6 1类比不是推论而是彼此比较
 6 2类比的造法性
 6 3类比与比喻、归纳
 6 4类比与归纳、设证、演绎协同作用
 7论证
 7 1论证的含义与法律论证的目的
 7 2法律论证的对象
 7 3法律论证的类型
 7 4论证与其他方法
 8诠释
 8 1诠释非方法
 8 2诠释与解释
 8 3诠释与论证、推论
 第四章建构小前提的方法
 1冤假错案源于事实不清
 2建构小前提的过程
 2 1评价
 2 2求真
 2 3建构小前提的方法的类型
 3生活事实归入法律事实的方法:解释诠释方法
 3 1前理解
 3 2诠释循环与等置
 3 3对生活事实的解释
 3 4具体的法律审查
 4求物质性之真的方法
 4 1查明
 4 2证明
 4 3推定
 5求言辞之真的方法
 5 1认定言辞证据的工作方法
 5 2认定言辞证据的逻辑方法
 第五章理解法律行为的方法
 1法律行为的双重性质
 2法律行为的不同含义
 2 1法理学上的含义
 2 2民法上的含义
 2 3行政法上的含义
 3民法中法律行为的理解方法
 3 1意思表示的理解方法的标准
 3 2意思表示的理解对象
 3 3民事行为和商事行为的意思认定
 3 4意思表示的理解方法
 4对合同的理解的特别问题
 4 1法律解释与合同理解
 4 2格式条款和格式合同的理解
 4 3合同漏洞的填补
 4 4遗嘱的理解
 5行政行为的解释
 5 1行政行为的解释立场与方法
 5 2行政解释行为举例
 5 3对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
 第六章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一有法律规定的情形
 1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解释
 1 1法律解释的对象法律文本
 1 2法律解释的目的确定立法者的原意
 1 3确定立法者原意的方法法律解释及体系构成
 2字义解释
 2 1限制解释
 2 2扩张解释
 2 3字义解释的疑难
 3体系解释
 3 1体系解释的根据
 3 2体系解释的规则
 4历史解释
 5主观目的解释
 5 1主观目的与客观目的及其冲突
 5 2如何获得主观目的
 5 3主观目的解释的结果
 6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
 6 1法院的意见
 6 2立法解释与立法、司法解释之间的位阶关系
 7客观目的探究
 7 1客观目的探究的发生条件
 7 2什么是客观目的和如何论证
 7 3客观目的探究的结果
 8法律修正及方法
 8 1明显的内容错误
 8 2条文编排疏忽
 9正当违背法律
 第七章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二无法律规定的情形
 1何谓法律漏洞
 1 1含义
 1 2为何有法律漏洞
 2法律漏洞的类型
 2 1原初漏洞与继发漏洞
 2 2私法漏洞与公法漏洞
 3有类似的规范参照类比
 3 1个别类比
 3 2整体类比
 3 3轻重相举
 3 4扩张解释与类比
 4无类似的规范参照法律补充
 4 1习惯法补充
 4 2法官法补充
 4 3法理、学说补充
 5事项列举穷尽反向推论
 5 1反向推论适用的原理
 5 2反向推论适用的条件
 6填补法律漏洞方法的选择和总结
 第八章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三)法律原则、一般条款和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式
 1法律原则
 1 1法律原则的特征
 1 2法律原则之功用
 2原则的类型
 2 1制定法外原则
 2 2制定法内原则
 3原则与规则的比较及关系
 4原则的适用
 4 1适用条件
 4 2制定法外原则的适用
 4 3制定法内原则的适用
 5原则之间的冲突及解决
 5 1原则冲突及冲突类型
 5 2冲突的解决方法
 6一般条款
 6 1含义
 6 2区别
 6 3一般条款的适用
 7不确定概念
 7 1不确定概念实例
 7 2不确定概念的分类
 7 3不确定概念与法律漏洞
 7 4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式
 第九章作出法律结论的方法
 1演绎前的等置
 2法律结论由演绎得出
 2 1在载人汽车中盗窃案
 2 2泸州遗产继承案
 3法律方法体系大观
 4判决只是一种意见
 5案例分析示例
 附录一
 第一部分索引
 一、 术语索引
 二、 图表索引
 三、 重要案例及所涉主题索引
 第二部分法律解释的文件
 附录二教学参考材料
 一、 《法律方法》教学方案
 二、 课堂讨论案例选
 三、 学生作业选:陈诉上海市杨浦区民政局双重国籍婚姻撤销案
 四、 2012年《法律方法》课程总结
 五、 课堂讲授PPT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说明
 第三版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