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NT$
2030.0

《
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汉不仕之士研究
》
售價:NT$
305.0

《
经纬度系列丛书·帝国陨落:君士坦丁堡的40次围城
》
售價:NT$
347.0

《
浪客剑心:东京篇(全6册)
》
售價:NT$
1163.0

《
人生法则:33条商业和生活指南
》
售價:NT$
347.0

《
政商现形记: 清朝的权力、贸易与商帮
》
售價:NT$
398.0

《
早期干预丹佛模式辅导与培训家长用书
》
售價:NT$
539.0

《
萨满文化研究丛书——通古斯人的心智丛(全三册)
》
售價:NT$
1639.0
|
內容簡介: |
本研究从内容生产与商业变现这两个核心环节及其互动机制的视角探讨新媒体社会经济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围绕内容生产者、生产方式、生产过程、注意力资源的获取与转售等要素系统梳理了新媒体是如何构建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组织分工与价值生产体系,又是如何塑造不同于传统媒体产业链的价值交换与依存生态。结合来自腾讯、字节跳动、谷歌等新媒体公司的充足案例,深入分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推荐引擎等内容生产新形态在新媒体价值创造流程中的应用模式和信息流、内容付费、精准广告等商业变现新业态在新媒体价值实现中的机理。通过将将新媒体置于大社会的生态视野中,描绘了基于数字技术赋能和互联网连接的新媒体将传统封闭的传媒产业转变为大传播这一社会新景观的路径和过程,以新颖的范式对新媒体到底新在哪里这一核心命题进行了阐释。
|
關於作者: |
高阳,青年新媒体学者。在中国传媒大学取得广告学硕士学位和传播学博士学位。师从中国广告学术界泰斗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创院院长黄升民教授和全球知名传播专家日本早稻田大学山本武利教授。
现任教于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担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传媒大学战略传播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特许与专卖商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云南省广告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
目錄:
|
前言1
上篇数字传播生态
第一章理解新媒体3
第一节定义当代新媒体:以数字技术的名义3
第二节数字技术:挟改造世界的力量改造传播5
第三节数字化:新媒体到底新在哪里?7
第四节数字生态:新媒体的认识论11
第五节重塑传播新景观20
第二章理解新媒体的十大思维逻辑27
第一节流量逻辑27
第二节精准逻辑29
第三节数据逻辑30
第四节运营逻辑31
第五节产品逻辑33
第六节应用逻辑34
第七节融合逻辑35
第八节平台逻辑36
第九节用户逻辑38
第十节场景逻辑39中篇内容生产
第三章数字内容生产者43
第一节多元化的内容生产主体43
第二节平台型媒体:内容生产者的生产者44
第三节自媒体:平台型媒体的产物49
第四节人工智能:看不见的内容生产者55
第五节看不见的生产者与看得见的生产力60
第四章数字内容的生产方式64
第一节无限的生产64
第二节平台型媒体的生产68
第三节内容生产对消费的形塑74
第四节内容生产的去中介化与再中介化76
第五节何以为王:内容生产者的新竞争战略81
第六节媒体融合:一个组织能力命题88
第五章分发:数字时代的新传播范式91
第一节数字传播生态视阈下的分发91
第二节分发的进化逻辑97
第三节门户分发101
第四节搜索分发107
第五节智能分发119
第六节社交分发138
第七节订阅分发152下篇商业变现
第六章数字认知资产:新媒体内容变现的转化机制163
第一节认知变现:注意力经济的本质163
第二节广告:一种期货产品164
第三节数字认知资产:新媒体时代的内容变现机制167
第四节变现模式的多元化172
第七章广告:最基础且变化最深刻的变现模式174
第一节广告变现的产品化与内容化174
第二节广告的去人工化180
第三节新媒体广告的数字新逻辑:计算与运营189
第四节效果广告:广告效果的产品化205
第五节变态的广告:数字技术下的广告新形态与新业态215
第八章IP:实现形式最多样化的变现模式220
第一节前沿实践与历史溯源220
第二节品牌:理解IP的认知杠杆231
第九章内容电商:转化路径最短的变现模式238
第一节前内容电商时代的内容与电商239
第二节内容电商:电商的内容化生存245
第三节营销一体化:内容电商的第三方驱动249
第四节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的极致化实验252
参考文献260
后记286
|
內容試閱:
|
序一
高阳的新作《新媒体的逻辑:内容生产与商业变现》,顾名思义,不是对新媒体现象做介绍,而是致力于对新媒体发展规律以及规则进行梳理和挖掘。由表及里,从是什么到怎么样,最后总结为什么,透析新媒体发展的来龙去脉,展示其背后的逻辑关系。
言及逻辑关系,历史观照必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分析方式。虽然新媒体历史较短,但是作者依旧注重以历史观进行分析和解读。将新媒体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关键节点和演变历程置于长程的历史框架中,从中梳理新媒体发展历程各节点之间的历史关联。同时,该书遵循利用熟知事物加速理解新事物的认知规律,时常通过回顾和对比的方式将对新媒体发展流变的分析置于传统大众传播的观照之下,借以帮助读者深化对新媒体的理解。
该书的写作聚焦于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商业变现两个环节,这是新媒体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所在,换言之,是新媒体产业的逻辑起点。既然论及产业,就必然要关注产业的商业模式建构,而商业模式得以建构的关键,又在于内容这个基础。该书遵循这一逻辑关系,力图为新媒体内容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之间的互动搭建自洽的逻辑闭环。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传统大众媒体始终以广告和内容付费为支撑其盈利和发展的主流商业模式。数字技术的颠覆效应试图重建崭新的商业模式,令传统的媒体商业模式产生了诸多的变种。这是一本将新媒体商业模式及其与数字内容生产之间的逻辑关系解读延伸至IP和直播电商的著作,由此可以窥见新媒体产业未来的发展态势。
新媒体产业逻辑论及此,是不是应该跨前一步,围绕IP阐述其生产、选择以及交易的核心问题呢?新媒体的数字技术打破了内容生产的瓶颈,导致内容产品的巨量爆发,因而产生了选择的困惑和交易的无序,出现了平台的熵增效应。这个时候是不是需要从18世纪工业革命爆发期,金融资本对各种产业进行整合的过程当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呢?作者言及新媒体商业模式的时候,用较大篇幅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