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肖邦钢琴作品全集 第二辑 套装全4册 波兰国家版 原版引进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推荐用书
			》
 售價:HK$ 
			1173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1219
 
  《 
			成人口腔正畸学 第2版
			》
 售價:HK$ 
			3050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806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306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1520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653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谈判常常会陷入僵局状态。 陷入僵局,意味着谈判进程中止,中止中蕴含希望,也存在冲突升级的风险。如何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恰恰是谈判技艺的关键所在。
 本书聚焦多边谈判的场景,通过对典型多边谈判僵局的案例分析,研究谈判僵局产生的原因、后果和各种应对策略。
 本书首次在学理上严谨定义了"僵局"的含义和类型,并针对多边谈判僵局成因开创性地提出六种假说,这对谈判理论建构和谈判实务操作都具有重大价值。
 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通过深入考察僵局问题,促进我们更进一步、更具体地深入理解谈判问题。
 无论是谈判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教师或学者,还是从事谈判和外交工作的人员,都会对本书产生兴趣。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侧重于从多边环境中僵局的概念、原因和后果出发,并分析了可用来打破僵局的战略类型。 从僵局的的定义开始,对僵局的发生进行假设,并提出解决方案。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对僵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对具体谈判问题的深入了解。
 直接关系到学生、研究人员、教师和学者的谈判,也将引起参与谈判和外交的实践者的兴趣。
 |  
         
          | 關於作者: |   
          | 主编简介: 阿姆里塔纳利卡(Amrita Narlikar)是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国际政治经济学高级讲师、达尔文学院研究员。在2004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讲师之前,她曾担任埃克塞特大学常任讲师、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初级研究员以及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她的独著包括:《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联盟》(2003)、《世界贸易组织:简要介绍》(2005)以及《新兴大国:如何成为和管理新兴大国》(2010)。
 译者简介:
 王鹏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现就职于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实务所。
 胡玲玲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主编简介:
 阿姆里塔纳利卡(Amrita Narlikar)是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国际政治经济学高级讲师、达尔文学院研究员。在2004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讲师之前,她曾担任埃克塞特大学常任讲师、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初级研究员以及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她的独著包括:《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联盟》(2003)、《世界贸易组织:简要介绍》(2005)以及《新兴大国:如何成为和管理新兴大国》(2010)。
 译者简介:
 王 鹏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现就职于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实务所。
 胡玲玲
 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
 金飞艳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刑事法评论》编辑,参与编写以及翻译多部著作。
 |  
         
          | 目錄: |   
          | 总 序 撰稿人简介
 致 谢
 导 论
 僵局剖析:定义、类型及其参与者
 成因和对策
 本书的结构
 学术价值
 
 第一部分 多学科观点
 僵局的政治学分析
 主流观点
 政治的必要性
 宏观谈判和微观谈判
 分析的层次
 结 论
 从布雷顿森林到哈瓦那:历史视角中的多边僵局
 僵局及其突破:多边贸易与货币体系
 贸易和国内政治
 定义多边主义
 贸易与分配正义
 制度设计
 结 论
 通过谈判摆脱罢工僵局
 集体谈判的特殊性质
 组织内部效率和僵局规避
 谈判者的谈判关系
 第三方介入主动调解
 第三方干预仲裁
 结 论
 通过诉讼摆脱僵局:以世界贸易组织、欧盟和联合国为例
 制度发展:连接国际争端与条约谈判
 欧盟的战略诉讼:欧洲法院
 联合国的战略诉讼:国际法院
 世界贸易组织战略诉讼:争端解决机制
 结 论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跨越大西洋的谈判僵局:多哈谈判中的国内政治和互不妥协
 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非主导但至关重要
 双层博弈:国内政治和国际谈判的交叉领域
 政治机构:放大保护主义者的压力
 国内对贸易自由化的支持微乎其微
 鸽派政府首脑
 欧盟、美国和多哈谈判
 结 论
 知彼: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不确定性与僵局
 议价、不确定性与僵局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应用:多哈谈判的不确定性与僵局
 另一种解释
 结 论
 达成协议: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美国
 气候制度中的美国
 气候制度中的美国立场与僵局
 2007年美国重返气候谈判
 气候僵局及其破局
 结 论
 非正式谈判过程在打破僵局中的作用:以联合国安理会为例
 联合一致共策和平决议案
 联合国紧急部队咨询委员会
 安理会的非正式磋商程序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间的合作
 非正式国家集团
 结 论
 科索沃国际政策谈判
 科索沃冲突和国际社会(19952008年)
 科索沃国际谈判分析
 结 论
 超越谈判僵局:调停和领导权更替的重要性
 谈判和冲突管理
 一种新方式:领导人和调解
 结论与未来研究
 结 论 作为证据的案例研究:经验与教训
 理论和案例分析
 证明假设和对策组合
 扩展概念和假设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索 引
 
 图表目录
 图 示
 6.1 基本的信号传递博弈
 8.1 19452006年联合国成员数量增长情况
 8.2 19721982年安理会正式会议和非正式磋商
 8.3 19882007年安理会正式会议和非正式磋商
 表 格
 8.1 19462008年联合国安理会弃权票投票数量
 10.1 描述统计
 10.2 谈判僵局和领导更替
 10.3 边际效应
 11.1 假设的证明
 11.2 对策组合的证明
 11.3 僵局的类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