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862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301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306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505
 
 
 | 
         
          | 編輯推薦: |   
          | 1.破除经济学学习障碍。系统学习经济学对很多人来说容易有畏惧心理,经常会被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各种公式和图表吓退。但实际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更准确地是语言表述逻辑而不是数学模型。 2.理论与生活实际结合。本书既依托经济学理论,又联系当下社会热点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可读性强,读者共鸣性高。
 3.配套经济学音频课程。附赠50节音频讲解,作者亲自解读。讲解有深有浅,既有严谨深刻的经济学逻辑和理论,也有浅显易懂的案例分析。
 4.众多学者作序、推荐。朱海就(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倾情作序,张维迎(北京大学教授)、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韦森(复旦大学教授)、冯兴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邓新华(资深财经媒体主编)等推荐。
 |  
         
          | 內容簡介: |   
          | 经济学未必能够改变世界,却能够改变世界观;经济学未必能够让你发财,却能够避免你犯错;经济学的力量未必是外在的,却是内化的。本书将着力梳理一条正确的经济学学习入门路线,并穿插对比介绍不同学派之间的观点差异,比如长期占据院校和政策位置的芝加哥学派和凯恩斯学派,还有经常表示质疑和提出反对声音的公共选择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学派之间观点不同,我们到底该如何判断和取舍? 作者一向主张,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书中不像传统经济学那样用数学图表建模来呈现经济学,而是着重以语言逻辑的方式来展现经济学的力与美。
 |  
         
          | 關於作者: |   
          | 张是之,原名张德勇,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独立经济学者,科普作者,《深圳特区报》、功夫财经等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经济学学习平台一课经济学创办人,主张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 |  
         
          | 目錄: |   
          | 推荐序朱海就 前 言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_XIII
 第1部分 经济学方法论_1
 第01讲 方法论问题为什么重要_3
 第02讲 什么是科学_11
 第03讲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_23
 第04讲 波普尔的可证伪性和经济学有什么关系_30
 第05讲 来自芝加哥学派内部的方法论争议_41
 第06讲 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方法论_49
 第07讲 实证经济学的局限_60
 第08讲 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_67
 第09讲 经济学到底需不需要假设人是理性的_73
 第10讲 奥地利学派的哲学基础_78
 第2部分 经济学基本原理_93
 第11讲 经济学的分析起点是什么_95
 第12讲 一个人的经济学_101
 第13讲 两个人就有了市场、社会_110
 第14讲 有社会就有规则_116
 第15讲 边际价值递减定理_121
 第16讲 价格的形成_131
 第17讲 需求定理_137
 第18讲 货币的起源和职能_144
 第19讲 为什么会有利息_153
 第20讲 成本永远向前看_160
 第21讲 比较优势原理_166
 第22讲 亚当斯密和米塞斯对于分工合作的分析_172
 第23讲 价格对成本的影响和定价策略问题_178
 第24讲 企业家精神与竞争_186
 第25讲 反垄断的迷信_193
 第26讲 知识产权的僭妄_201
 第27讲 两种常见的价格管制_211
 第28讲 通货膨胀_218
 第29讲 经济周期和大萧条_225
 第30讲 计划经济为什么不可行_236
 第3部分 经济学现象解释_245
 第31讲 看不见的手和隐形的眼睛_247
 第32讲 市场的清道夫_252
 第33讲 为中间商正名_258
 第34讲 需求是立体的,价格的作用是多维的_262
 第35讲 坚持逻辑一致不是走极端_268
 第36讲 要钱不是要命_273
 第37讲 对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误解_278
 第38讲 食品药品有没有特殊性_282
 第39讲 商业才是最大的公益_288
 第40讲 昨天的民营快递,今天的网约车_293
 第41讲 关于最低工资问题的商榷_298
 第42讲 忘掉京东方吧_303
 第43讲 中国芯原本有机会_308
 第44讲 关于盗版的一个有趣问题_314
 第45讲 真正的李约瑟难题_317
 第46讲 今夜别哭,委内瑞拉_323
 第47讲 最佳的田野调查在中国_328
 第48讲 行为经济学不重要_333
 第49讲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被他们带坏的_338
 第50讲 斯蒂格利茨的误导_343
 后 记 传递逻辑的力量_353
 参考文献_357
 |  
         
          | 內容試閱: |   
          | 前 言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有的人也许仅仅是高考之后选择了这个专业,有的人也许觉得学习经济学能够帮助自己发财致富。
 对于我来说,经济学给了我重新认识世界的一副眼镜。这副眼镜原来是教科书、生活经验给我的,学习经济学之后,我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看世界。经济学的这副眼镜让我看到了更多的维度、更多的层次以及更丰富的细节。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是错的。因为当真正热爱一个东西、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我并不会觉得苦。相反,经济学给我带来的是思维升级、重塑三观的快乐,以及阅读、思考和写作后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体会。
 今天,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物质资源和文化生活都相对丰富,我们可以享用各种各样的美食,可以自由选择想从事的职业和工作。但就在40多年前,我们父辈所生活的时代,却是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是常态。那个时候,很多学生一毕业就要上山下乡,很多有才华的人只能按计划分配工作,没有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在同一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国家一定做对了什么,才有了这样的巨变。
 如果把视野从中国转向世界,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停滞,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但在工业革命至今的两百多年时间里,世界人均GDP几乎呈现出指数上升的趋势。从汽车、火车到飞机、轮船,从电灯、电话到万物互联,今天人们的生活状态,即使是两百多年前最聪明的人也未必能想象出来。而两百多年只不过是人类漫长历史中的一小段,我们却完成了很多方面质的飞跃。同样,我们人类一定做对了什么,才有了这样的飞跃。
 今天的我们比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祖先更聪明吗?好像未必。从文字记录下来的那些先贤的智慧来看,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未必能够超越他们。就连我们最常用的几何学,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建立起来了。今天的人类并没有变得更聪明,那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不断地在创造人类奇迹?
 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看到那些历史数据,但这背后,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通常很难想到的原因,而经济学可以给出一个非常好的观察和思考角度。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整套思维方式。学习经济学不仅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还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有篇经典文章叫《铅笔的故事》,你知道一支不起眼的铅笔需要多少人合作生产吗?需要成千上万人合作才能生产出来。一个人穷其一生都很难自己生产出一支同样质量的铅笔,这就是人类合作的力量。
 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是一支普普通通的铅笔,看不见的是背后没有统一指令,却能够让千百万人相互协作的生产样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们之间的决策如何相互作用,会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认识视角和层次。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现实世界中,我们的生活状况不仅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决策,还和其他人的决策、环境变化相关。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运转方式,自然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比如,劳动合同法影响着我们的合作方式,反垄断法影响着公司之间的竞争方式。但是,劳动合同法真的能保护劳动者吗?反垄断法真的有助于市场良性竞争吗?很多与我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律问题,也许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我们在解释世界的层面要客观、中立,不做价值判断,仅仅回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比如,要判断一项政策的出台是好是坏,我们要严格停留在科学的边界上,不做好坏判断。
 但我们作为个人,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是可以回答是好还是坏这一判断问题的。回答的依据之一就是,政策的实施能否达到它自身所宣称的目的。假如暂时抛开目的本身伦理上的正义性,政策能够达到它所宣称的目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政策是好的。如果政策达不到它所宣称的目的,甚至南辕北辙,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没法说这个政策是好的。
 对于经济学的魅力,我们只有先步入大厦之内再向外看,才能深切体会。我们学习经济学,不是一定要去弄懂复杂的数学公式,更重要的是建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用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好经济学并非那么高不可攀,请你相信我,也相信自己,你只要想学好就一定能学好。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经济学方法论,第二部分是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第三部分则是利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整本书前后连贯,但每一篇也可以独立成文。所以,你既可以从头看到尾,也可以随时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翻看。
 如果本书成功激发了你对经济学的兴趣,那么我强烈建议你按图索骥把参考文献中列出的经典著作找来一读,其中的部分经典著作在我的一课经济学精读平台有解读,我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张是之(zhang_shi_zhi)。
 另外,虽然本书以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为主线,但我不希望也不建议大家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认为哪个学派好或者哪个学派不好。实际上,去掉学派的名字并不影响观点的表达,我写明观点属于哪个学派,主要是方便介绍观点的出处。所以,我的建议是,重点关注理论的论证本身,而不是它属于哪个学派。理论因为逻辑而正确,并不因为学派而正确。
 最后,我希望你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思维升级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