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704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296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 
			荆棘里
			》
 售價:HK$ 
			218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 編輯推薦: |   
          | 100位储能行业的技术专家、企业家、学者们,描述现状,展望未来。聚群英典范,话储能未来。 立足整个板块,探究是桥梁,深挖是常态。
 关于钻研的精神,关于行业的感受,关于时长的解析,一路走来铸就了热点与话题。
 |  
         
          | 內容簡介: |   
          | 《储能匠人》是涵盖100位储能行业内技术专家、企业家的采访稿的整理汇总,每篇文章内容基本划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关于个人;二是关于所在公司或单位;三是关于储能行业。具体而言是围绕匠人储能能源行业工作经验及感受的分享,文中重点突出是对于储能行业当前业内热点话题解读,及行业中面临技术、市场等方面问题的解析,储能行业发展的现状描述及未来的展望,然后立足采访对象所在公司或单位,关于他们储能板块业务的规划以及储能相关技术、研究成果的论述等。 |  
         
          | 關於作者: |   
          | 1、杜笑天,男,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上海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历,是华东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上海领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储能技术研究与项目开发,策划了数十场储能行业等首创活动,参与储能方面著作2部,发表储能领域专业文章10余篇,参与多项储能示范工程的设计与咨询。 
 2、李建林,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天山学者。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博士学历。从事储能技术方面研究工作,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先进碳材料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关村智能云平台专家库主任委员,国网吉林电科院储能领域首席技术专家,安徽省自动化学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华东储能领跑者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需求响应组副组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高电压技术、太阳能学报、电网与清洁能源等权威杂志编委,电气应用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北极星电力网专家智库成员、特聘讲师。1、杜笑天,男,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上海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历,是华东储能领跑者联盟理事长,上海领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储能技术研究与项目开发,策划了数十场储能行业等首创活动,参与储能方面著作2部,发表储能领域专业文章10余篇,参与多项储能示范工程的设计与咨询。
 
 2、李建林,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天山学者。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博士学历。从事储能技术方面研究工作,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先进碳材料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关村智能云平台专家库主任委员,国网吉林电科院储能领域首席技术专家,安徽省自动化学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华东储能领跑者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需求响应组副组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高电压技术、太阳能学报、电网与清洁能源等权威杂志编委,电气应用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北极星电力网专家智库成员、特聘讲师。
 先后承担储能领域国家级项目多项,其中,国家863课题4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电网公司储能方向重大项目10项,各级网省公司项目10余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SCIEI检索文章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负责起草储能领域行业标准10余项,著有《大规模储能技术》、《智能电网中的风光储关键技术》、《储能系统电网调频技术》等著译作10余部。在储能领域获省部级一、二等奖项10余次。
 |  
         
          | 目錄: |   
          | 目 录 
 1期 袁宏亮:未来的美好就在于充满了不确定性  1
 
 2期 刘晓露:自助者天助  4
 
 3期 程伟:肩负使命,绿色能源  8
 
 4期 陈志:聚焦储能,协同发展  12
 
 5期 祁富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4
 
 6期 欧阳丽:尽力而为的顺其自然  17
 
 7期 欧阳家淦:创新共赢,未来可期  21
 
 8期 余峰:合作共赢,谋求可持续发展  25
 
 9期 金成日:初心向储,坚定不移  29
 
 10期 冯朝晖:专注储能市场  33
 
 11期 文宝玉:开拓创新,追求卓越  37
 
 12期 许海亮:高标准,严要求  41
 
 13期 曲先鹏:从政策红利到技术红利,科技成就未来  45
 
 14期 刘爱华:坚守BMS的实干家  49
 
 15期 张剑辉:投身储能,开拓海内外市场  56
 
 16期 郝三存:从零开始,把握趋势  61
 
 17期 陈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5
 
 18期 兰云鹏:天道酬勤,精益求精  68
 
 19期 戴翔:全球化视野,本土化运营  72
 
 20期 邱庆丰:不断试错,优胜劣汰  76
 
 21期 倪同:守一种精神,做一个匠人  80
 
 22期 周承军:秉承务实,稳步推进  83
 
 23期 张建兴:物联网+储能,推动能源数字浪潮  87
 
 24期 隋延波:贯穿理性,行业协力  92
 
 
 
 25期 王长永:实在的力量  95
 
 26期 廖波:凡事预则立  100
 
 27期 吴建斌:专注储能,谋求优质  103
 
 28期 张宇:熟稔术,长于销  107
 
 29期 孙金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11
 
 30期 张立磊:立足高精尖,专注储能安全  114
 
 31期 王跃林:凡墙皆门  118
 
 32期 雷凤平:勤于践行,执着能源  122
 
 33期 游峰:孜孜不倦,追求卓越  126
 
 34期 范小波:技术创新,创造价值  129
 
 35期 徐斌:稳扎稳打,稳中求进  135
 
 36期 沈少屏:厚积方可薄发  139
 
 37期 向超耀:秉真心,做真芯  143
 
 38期 张利霞:用生活调剂工作,勇战敢拼创佳绩  149
 
 39期 李峰:机会转化成果  153
 
 40期 方刚:热爱与坚守的情结  157
 
 41期 陈勇:时间对等阅历  162
 
 42期 仲其正:有志者事竟成  166
 
 43期 黄慧金:创业征程中没有白走的路  171
 
 44期 林永清:理想牵引,毅力支撑  175
 
 45期 韩甲治:与客户一起成长  180
 
 46期 张涛:和储能一起并肩作战的这些年  187
 
 47期 王威:稳中求进  192
 
 48期 柴瑞松: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196
 
 49期 曾华峰:持耐心,抓时机,做好细分市场  200
 
 50期 周锡卫:咸以躬行,实践为先  205
 
 51期 张宗慧:产品多元化发展,铺筑储能光明大道  213
 
 52期 刘振宇:实践中精进  218
 53期 陈健:匠心致匠品  222
 
 54期 刘辉:消纳 主动支撑储能真正成为新能源发展刚需  228
 
 55期 吕洪章:身体力行,从未止步  232
 
 56期 袁晓冬: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234
 
 57期 黄际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39
 
 58期 薛嘉渔:专注锂电25年,直面行业真相  243
 
 59期 张伟峰:天生的奋斗者  248
 
 60期 杨忠亮:千帆竞渡,御风而行  253
 
 61期 龚远鹏:锲而不舍,蓄势待发  257
 
 62期 李忞: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262
 
 63期 斯林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65
 
 64期 魏岱学:关注未来,领先一步  269
 
 65期 李珂:爱能改变世界  273
 
 66期 杜宏:不务空名,下马看花  277
 
 67期 薛恒怀:今天的品质,就是明天的市场  282
 
 68期 黎朝晖:生存为先,梦想在后  286
 
 69期 郭鹏亮:精则有所专注  290
 
 70期 王野:做值得与热爱的事  294
 
 71期 李爱魁:技术催生市场  297
 
 72期 汪宁渤:永远跟着需求走  302
 
 73期 黄浪:问题是工程师的金矿,价值需要价格体现  306
 
 74期 李春来:共享储能 行业爆发  311
 
 75期 付勋波:做一名高效的能源搬运工  315
 
 76期 董建钢:察势绸缪,驭势躬行  319
 
 77期 蔡洪波:5G趋势,理性回归  323
 
 78期 蔡静:静观储能市场之变,深挖细分领域  327
 
 79期 李剑铎:用户侧储能大有可为  330
 
 80期 刘巍巍:不忘初心,坚守储能  333
 
 
 
 81期 金凯荣:练好内功,做好产品  336
 
 82期 何华:攀登不止,创新无限  340
 
 83期 刘辉:航天人,储能梦  344
 
 84期 朱静:精准定位,打通产业链  346
 
 85期 任其广:质量为王,以质量换取市场占有率  349
 
 86期 周钰:创新先行,精心专注  352
 
 87期 倪志春:冷静应对市场,坚定目标  355
 
 88期 迟钝:锂电重组,储能新需求  358
 
 89期 李晓峰:储能行业亟待走出黎明前的黑暗  362
 
 90期 夏文进:储能,引领无限能源时代  366
 
 91期 王金浩:储能大发展关键在政策与技术的协调  369
 
 92期 须婷婷:深入解读储能行业发展困境  372
 
 93期 孙中林:能源结构已发生巨变,储能将发挥其最大值  376
 
 94期 袁志巍:客观预判储能市场,把握需求变化  379
 
 95期 魏永清:合理用储,储向光明  382
 
 96期 徐文:储能连接未来,定义新世界  385
 
 97期 刘汉民:十年风光储输,支撑储能发展  388
 
 98期 郑镭:储能一定是未来能源形态中的标配  391
 
 99期 杨波:从1到n,储能多元化发展  395
 
 100期 李建林:储能学科建设是储能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399
 |  
         
          | 內容試閱: |   
          | 序 
 坚定储能发展信念,市场化发展指日可待
 
 杜笑天
 
 2020年是我入储能行业的第十年,从接触智能电网行业开始,怀抱对细分市
 场储能产业的热衷,跟随储能产业砥砺前行至今。
 
 回顾我国储能产业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发展机遇,2010年储能行业的发展
 首次被写进法案,提出电网企业应发展和应用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之后六七年
 出台相关政策达20多项。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成
 为改革的重点,储能成为该市场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涌入众多关联企业。2018
 年,中国新增投运储能项目的装机规模为2.3GW(吉瓦),其中电化学储能的新
 增投运规模0.6GW(吉瓦),为历年最大。随着电网侧储能应用规模的爆发,国
 内储能市场进入GWGWh(吉瓦时)时代,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年标志着储
 能元年的到来。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开始理性地回落调整,但发展趋势平稳。近
 年,储能系统成本快速下降,国家层面政策的出台直接推动,规模化项目的实施
 与运行,储能产业链布局的不断完善,种种迹象表明储能产业,必将迎来更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基于此,2017年12月,我与行业众多资深人士一起创立了储能领跑者联
 盟,旨在助力储能产业发展,致力成为储能行业最专业的第三方储能公共平台,
 为储能产业链上下游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高效优质的全流程服
 务。《储能匠人》一书便是联盟平台上衍生的标准化产品,本书集结储能产业链
 上下游百位人士,主要是企业管理层、行业专家等,包括在电网、投资机构、检
 测机构、光伏设备、储能电池、储能双向变流器、储能BMS(建筑设备管理系
 
 
 
 统)等行业领域的深耕易耨者,有着5~30年的能源行业从业经验。他们从自身储
 能角度出发,围绕储能实践经验知识,解读行业热点,破解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介绍公司的储能黑科技等内容。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储能行
 业,壮大这支队伍。同时也希望储能产业能够长久不衰,涌现出更多储能人
 和储能企业。本书可作为储能新人的入行指引,避免他们走行业先行者走过
 的弯路。本书不但记录储能行业,也在记录着行业的深耕者,致力于完成一个储
 能行业的田野调查。
 
 经过10年岁月历练,我国储能产业已经步入商业化初期,对于能源体系转型
 的助力已得到初步验证。未来,需要更多行业同人一起探寻适宜储能发展的市场
 环境,突破现有储能技术的发展瓶颈。我自始至终坚信储能未来可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