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356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995
			 
			 
	
 
      | 
     
      
      
      
      
         
          | 內容簡介: | 
         
         
          |  
            中国晚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均处于大变革时期,也是学界公认的古代印刷出版业的*期。本书从传播学的视角阐释、分析有关史料,着力发掘印刷传播在晚明各个方面的影响,多元解读中国古代印刷术社会传播的历史价值。
           | 
         
       
      
      
      
         
          | 關於作者: | 
         
         
          |  
            郑达威,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发表论文24篇,主持省级课题3项,出版教材2部。
           | 
         
       
      
      
      
         
          | 目錄: 
           | 
         
         
           
            章 绪论 / 1
 节 问题由来 / 2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4
 第三节 资料来源与理论视角 / 12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5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18
 第二章 晚明社会的时代特征 / 24
 节 商品经济的活跃 / 24
 第二节 等级结构的异动 / 29
 第三节 文化思潮的兴起 / 37
 第四节 印刷出版的繁荣 / 46
 第五节 小结 / 55
 第三章 晚明印刷传播的经济影响 / 57
 节 坊刻的经济偏向 / 59
 第二节 坊贾的特殊性质 / 63
 第三节 书坊的生产属性 / 69
 第四节 书籍的流通方式 / 74
 第五节 小结 / 81
 第四章 晚明印刷传播的政治影响 / 82
 节 晚明的社会舆论 / 83
 第二节 官刻的政治宣传 / 87
 第三节 党争的印刷造势 / 97
 第四节 平民的舆论参与 / 107
 第五节 小结 / 114
 第五章 晚明印刷传播的文化影响 / 117
 节 晚明社会的大众文化现象 / 118
 第二节 士人出版的流行 / 121
 第三节 市民文化的勃兴 / 135
 第四节 近代科学的萌发 / 157
 第五节 小结 / 171
 第六章 结论 / 174
 一 迈向近代社会的一缕曙光 / 174
 二 晚明印刷传播的社会影响 / 175
 三 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传播 / 177
 参考文献 / 178
 附录:本书征引的一些重要晚明印刷出版物 / 188
           | 
         
       
      
      
      
         
          | 內容試閱: 
           | 
         
         
           
            前言
 晚明时期是有明一代独具特色的历史阶段,这个时期的商品经济、党社运动、市民文化、实学兴起等问题都是明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种实现“信息批量复制”的传播技术,中国原创的印刷术曾经在中国古代创造过诸多重要的社会影响,从刊刻佛经到科举制艺,从儒家经典到民用类书,印刷传播在晚明时期表现出进一步世俗化的趋势。
 作为中国古代印刷出版的,晚明时期印刷术的社会影响尤其值得研究。传播学的媒介环境学派认为印刷术是独立因素,不是依附于经济、政治、文化的技术构件,印刷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非诱因。从传播学视角研究晚明时期的印刷出版活动,有利于开拓印刷术的研究范围,有利于揭示印刷术的关键作用。因此,本书在传播学视角下重新解读已有史料,进行方法创新,充分结合晚明社会的时代特征,选择紧密联系印刷出版活动的相关文献,考证印刷术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社会影响;同时配合适度、恰当的比较研究,避免偏离史实的过度阐释,确保论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经济影响方面,从事商业出版的江南坊刻代表性。晚明书坊的坊贾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参与图书生产的工作人员种类繁多,他们构成一种“商人—文人—工人”三位一体的复杂关系,其他的作坊手工业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晚明坊刻除了书坊内部的专业化分工,还有当时六大图书市场的集约化生产,以及坊刻图书在工商业城镇的规模化流通。具有文化产业属性的晚明坊刻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江南地区,各大书坊吸收了部分空闲资本,容纳了一些剩余劳动力,开辟了新的文化消费市场,充分体现出晚明时期印刷传播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