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913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407
 
  《 
			四海车书总会同  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653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347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301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704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347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论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以词牌为引,以诗词为经,以中医药文化知识为纬,探寻中医药的诗意美景。医务人员读此书,可以在熟悉中医药的基础上感受诗词的魅力,享受诗词的思想、意境、格律之美。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词牌为引,以诗词为经,以中医药文化知识为纬,探寻中医药的诗意美景。医务人员读此书,可以在熟悉中医药的基础上感受诗词的魅力,享受诗词的思想、意境、格律之美。本书简单介绍了身边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和主治,以及常用的配伍和小验方,中医爱好者读此书,可以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了解一些身边常见药材的药性,提高自己的中医健康素养。 |  
         
          | 關於作者: |   
          | 黄新生,男,43岁,河南省武陟县人,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获执业医师和执业药师资格,现任武陟县卫生健康委医改办主任,多次荣获武陟县优秀公务员称号。家乡是四大怀药的原产地,从小对中医药有较深刻的印象。曾经当过3年的乡村医生,在基层,深刻感受到了中医药的神奇疗效和强大魅力,开始认真学习中医药知识。2016年以来,在《中国中医药报》《中医健康养生杂志》《医药卫生报》等发表中医药文化文章20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凤凰网等转载。 |  
         
          | 目錄: |   
          | 01 青玉案头品玉药/ 001 02 灵芝仙草映仙门/ 010
 03 海棠春色秀,木瓜药效优/ 018
 04 杏坛杏林杏花天,宜观宜食宜药煎/ 026
 05 芍药花中相,赤白各自芳/ 034
 06 春蚕到死丝方尽,良药犹存济世心/ 040
 07 亦诗亦药话丁香/ 050
 08 风撼庭中萧萧竹,一枝一叶总关情/ 059
 09 明眸善睐美肌肤,诗情画意一斛珠/ 066
 10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075
 11 一曲好女儿,与君话女贞/ 084
 12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091
 13 身着白苎歌妙曼,苎麻入药效非凡/ 100
 14 初识浙八味,长相忆余杭/ 107
 15 为访仙药步蟾宫,蟾药入方有神通/ 115
 16 炎夏茉莉吐芬芳,列作人间第一香/ 124
 17 斗鸡回来话鸡药/ 133
 18 香榧巧生西施眼,沉鱼化作西施舌/ 141
 19 药房召开龙山会,龙药入方亨利贞/ 147
 20 丹青空惹昭君怨,落雁惊睹明妃颜/ 156
 21 豆蔻年华人娇,脾胃健旺更妖娆/ 162
 22 星冷西江月,药香广寒宫/ 169
 23 问君何事梦扬州/ 179
 24 金炉宝兽香氤氲/ 189
 25 调和国老意,香微甘草花/ 196
 26 一阕天仙子,药效何其多/ 204
 27 佩兰辟秽溢芳香/ 211
 28 诗词中的养生之道/ 001
 29 杜鹃花开映山红/ 010
 30 水调歌头闲话水/ 017
 31 采桑女伴淑且真,桑药入方功最神/ 021
 32 拒霜花开芳出众,芙蓉月冷疗疽痈/ 029
 33 万山红遍霜叶飞/ 035
 34 卖卜算命成往事 炮龟制蓍济民生/ 043
 35 茱萸三枝庆重阳/ 052
 36 中秋桂影几多香/ 060
 37 瑞鹤仙草延遐龄/ 068
 38 思远人兮脾胃伤/ 074
 39 凤箫吟唱凤仙花/ 083
 40 青门引曲闲话木/ 089
 41 萱草疗愁 宜男忘忧/ 096
 42 欢乐喜迁莺 治病亦致病/ 102
 43 文人笔下的鸭与中医养生文化/ 108
 44 初见妃子笑 长恨梨花泪/ 114
 45 烛影摇红闲话火/ 122
 46 翩翩蝴蝶恋珠花/ 129
 47 消灾祛病菩萨蛮/ 134
 48 亦诗亦药话春柳/ 140
 49 桃之夭夭药香浓/ 146
 50 阮郎归来忆胡麻/ 152
 51 一剪梅花两样娇/ 159
 52 烛光荧荧品赤枣/ 169
 53 长忆家山藤萝月/ 174
 54 月色分明桂花香/ 180
 55 清香深处荷花媚/ 187
 56 明月斜映梧桐影/ 193
 57 凌波雅客临江仙/ 199
 58 甘寒阵阵芭蕉雨/ 204
 |  
         
          | 內容試閱: |   
          | 美玉入药有乾坤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玉传统,延绵千年而兴盛不衰。在古人心中,玉是君子人格和美好道德的象征。《诗经》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礼记》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孔子总结君子爱玉的原因,赋予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11 种高贵品德。他说: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在前人论述基础上,进一步将玉的品德概括为仁、义、智、勇、洁5 种。他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在中华文化传统里,玉是纯洁、美好、善良、高雅、华贵的象征,如称赞美人为玉女,称赞住处为玉堂,夸赞衣服为玉衣,夸赞美食为玉食等。除了观赏之外,玉还是重要的药材,韩愈在《进学解》中说: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文中的玉札,是两种中药的名称,一种是玉泉,另一种是和玉泉密切相关的地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