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百病食疗科学搭配饮食 对症食疗调养 花小钱防大病 家庭常备书
》
售價:NT$
245

《
大肠肿瘤的前沿诊疗方法
》
售價:NT$
653

《
历史的谜局
》
售價:NT$
398

《
广府祠堂装饰艺术之资政大夫祠建筑群
》
售價:NT$
653

《
苏格拉底的申辩(罗翔推荐哲学入门读本)
》
售價:NT$
179

《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
》
售價:NT$
2142

《
DK地球博物大百科
》
售價:NT$
1367

《
非洲潜力丛书4 生计之道,为而不争:探究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
售價:NT$
403
|
| 編輯推薦: |
|
一本戏曲文化小书,讲述戏里戏外的那些事儿。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一部戏曲文化的通俗读物,收录了天津戏曲学者甄光俊老师的58篇文章,编为票友梨园门道三部分,共16万字,配图23幅。甄光俊老师从事戏曲教学及研究近半个世纪,他在收集整理大量戏曲史料的基础上,在本书中为读者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票友界、梨园界的诸多轶事及戏曲文化常识、历史渊源,以飨广大戏迷和希望了解戏曲文化的读者。
|
| 關於作者: |
|
甄光俊,天津市宁河区人,1956年开始从事戏曲实践及史论研究,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天津市戏曲研究室主任、《艺术研究》编辑部主任、天津大学兼职教授等职,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天津戏剧研究》《甄光俊戏剧文汇》《甄光俊与津沽文化》《河北梆子在天津史述》《中华戏曲河北梆子》《满园桃李竞芳菲》《舞台前后欢泪悲歌》《戏里戏外》等专著、文集10部;主编《天津十大戏曲家》《河北梆子声腔音乐论文集》等;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戏曲艺术》《中国戏剧》《中国京剧》等发表论文30余篇;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世纪》《纵横》《文史精华》《大舞台》等40余家报纸、期刊,发表戏曲史论研究、考异、杂文、人物评传等共300余万字,有些文章分别被编入近60种图书、文献、史册和专辑。
|
| 目錄:
|
票 友
听戏与看戏
追星族的历史
票戏杂谈
清朝皇帝多嗜戏
戏迷总统与演员夫人
票界才俊袁克文
李叔同:中国话剧的拓荒者
张大千与梨园
张恨水票戏趣事
还珠楼主与《汉明妃》
郁达夫海外宣传京剧
郝永雷的华侨班
第一支赴美演出的京剧票友团体
昆曲北上 票友助力
梨 园
王瑶卿虚怀若谷得真传
陈素真峻拒虚名
闻过则喜真大家
张君秋与河北梆子
盖叫天的醉步
程砚秋的独创
小梅兰芳旧事
兰慧齐芳 同途殊归
梨园一宝孙菊老
银达子达子腔
票友比赛赛出京剧名角
刘赶三、卢三红随机应变
评剧史上的第一影星白玉霜
程派名剧与金仲荪
蟾宫折桂与《乾坤斗法》
金发碧眼美青衣
此时无声胜有声
梨园少将潘月樵
身怀绝技的梆子艺人
戏台人的特技
戏曲艺术家的戏外功夫
戏界酒趣
鼻烟、鼻烟壶与戏曲艺人
梨园名角的宠物
西太后逼死汪桂芬
玩物丧艺的郑老板
动物登台记趣
门 道
师父徒弟那些事儿
五花八门的艺名
早期京剧武生流派
脸谱并非净行独有
京剧道具的演变
龙套的学问
富连成的训词
关羽戏
红楼戏
堂会戏
时装戏与文明戏
民俗与应节戏
同剧异名
话说单弦
孕育出评剧的莲花落
梆黄两下锅与风搅雪
自从戏台用上了电
聚文山房的通俗唱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