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915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254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653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1158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8
 
 
 | 
         
          | 編輯推薦: |   
          | 由于电化学家、材料学家以及负责电池开发的机电工程师之间缺乏跨学科的沟通,致使电池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本书提供了对电池工程多方面深刻的理解。 对系统工程师而言,本书揭开了电化学的神秘面纱;
 对电化学家而言,本书介绍了发展电池系统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开发基于模型的设计和如何开发控制平台两个方面;
 对分析人员而言,本书能使其快速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知识及在部署中所面临的挑战。
 |  
         
          | 內容簡介: |   
          |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价格、环保无污染等特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成为重要支撑环节,目前已从小容量应用扩展到成组系统应用。 本书内容包括电池类型、电性能、热性能、寿命、安全性、应用、系统设计、结论共8章,既理论又实践地介绍了电池的基本机理、结构、设计以及应用场景,全面地描述了电池的性能、设计方法、仿真及应用,涉及电池多层面实验、不同形式的建模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相关要求、流程和标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书中还给出了设计应用实例。
 本书的目的是提供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基本知识,以期为对该领域有兴趣的技术人员、研究工作者、工程师、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员提供广泛参考。
 |  
         
          | 目錄: |   
          | 目录 译者的话
 原书前言
 
 第1章电池类型
 11铅酸电池
 12镍基电池
 13钠电池
 131钠硫电池
 132金属氯化物电池
 133挑战与未来工作
 14液流电池
 141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142混合型液流电池
 143挑战和未来工作
 15锂离子电池
 151锂离子阴极
 152锂离子阳极
 153锂离子电解质
 154锂离子的挑战和未来工作
 16锂硫电池
 161锂硫阴极
 162锂硫阳极
 163挑战和未来工作
 17金属空气电池
 171锌空气电池
 172锂空气电池
 173挑战和未来工作
 18新兴化学
 181钠离子电池
 182液态金属电池
 第2章电性能
 21电池内部热力学
 22锂电池单体组成
 23充放电电压特性
 24电池等效电路
 25电池的电化学模型
 251电极内电荷通过电子传递
 252离子在电解质中的电荷输运
 253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电荷转移
 254离子分布
 26锂离子电池的电气特性
 261容量测量
 262功率测量
 263成分表征
 参考文献
 
 目录
 大规模锂电池储能系统设计分析
 
 第3章热性能
 31电池的产热
 311焦耳热的产热
 312电极反应的产热
 313熵变产热
 32热参数的实验测量
 321电池等温量热仪
 322IBC的基本操作
 323IBC的典型应用
 33差示扫描量热仪
 331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电池
 34红外成像
 341热能的来源
 342校准和误差
 343成像电池系统
 35热管理系统的理想特性
 351设计电池热管理系统
 352优化
 36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电池寿命
 41概述
 411物理学
 412日历寿命与循环寿命
 413性能衰减区域
 414寿命终止
 415将电池寿命预测扩展到电池组
 416电化学电池中的衰减机制
 417锂离子电池常见的衰减机制
 42建模
 421基于物理的模型
 422半经验模型
 43测试
 431筛选基准测试
 432实验设计
 433RPT
 434其他诊断测试
 参考文献
 第5章电池安全性
 51安全影响因素
 511电故障
 512热故障
 513电化学故障
 514机械故障
 515化学故障
 52安全性模型探究
 521局部故障的挑战
 522多单元电池模块中保护装置的有效性
 523机械考量因素
 524压力累积
 525设计短路保护电路
 53安全性评估
 531反应热的测量:加速量热仪
 532无源元件的热机械特性
 533单体电池级测试
 参考文献
 第6章应用
 61电池相关要求
 611电气要求
 612热要求
 613机械要求
 614安全滥用要求
 62汽车应用场景
 621驾驶循环
 622SLI电池
 623启停(微)混合动力车
 624助力混合动力车
 625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626电池电动汽车
 63电网应用场景
 631需量电费管理和不间断电源
 632区域调节和输配电设备升级延期
 633社区储能
 634其他并网应用
 参考文献
 第7章系统设计
 71电气设计
 711功率能量比
 712串并联拓扑
 713系统均衡
 72热设计
 73机械设计
 74电子控制
 741电池管理的作用
 742BMS硬件
 743电池均衡
 744状态估算
 745电池参考模型
 746状态估计
 747电流功率限值计算
 75设计流程
 76设计标准
 77案例研究1:车用电池设计
 771寿命预测模型
 772根据电池老化数据拟合寿命参数
 773车用电池温度预测
 774控制与寿命的权衡
 78案例研究2:大型公共事业客户的用户侧调峰
 781终端用户的需求和约束
 782终端用户负荷曲线与费率结构
 783基线
 784增加冷却量
 785降低目标SOC
 786降低最高SOC
 79系统规范
 参考文献
 第8章结论
 |  
         
          | 內容試閱: |   
          | 原书前言 由于电化学家、材料学家以及负责电池开发的机电工程师之间缺乏跨学科的沟通,致使电池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直到最近,不论是作为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独立电池还是作为电动工具和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微型电池模块,锂离子电池在小型系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过去十年中,电池市场显著扩大,其中包括所含容量是传统小型电池数千倍的应用。电网和汽车应用仅仅是其中两个主要方面,它们将推动储能向更远的未来发展。
 本书作为介绍性书籍,提供了对电池工程多方面深刻的理解。对系统工程师而言,本书揭开了电化学的神秘面纱;对电化学家而言,本书介绍了发展电池系统时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开发基于模型的设计和如何开发控制平台两个方面;对分析人员而言,本书能使其快速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基础知识及在部署中所面临的挑战。
 本书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的适用范围;电化学的基本原理,讲述了选择制造锂离子电池材料时必须遵守的标准以及相关约束条件;锂离子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的设计,从单节电池中的发热到多节电池模块中的冷却通道的设计;详细介绍了电池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将成熟的电池系统发展到更大规模时所面临的安全挑战;概述了锂离子电池广泛的应用,并列举了具体的工程实例,例如在汽车应用中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经济评估和电网存储应用的系统设计。
 本书适合不同教育背景的读者,能够使其在几周时间内快速了解电池工程,并在工作过程中不再把电池当作一个黑匣子来处理。本书每一章都是基于作者在本学科中积累的多年研究经验,以一种实践的方法提供相关的内容、必要的理论背景、实验工具和实例。本书介绍了一些预测电池寿命的新方法及其在设计优化、保修评估、系统控制及其他分析中的实际应用。关于电池安全的章节特别强调了大容量电池的设计。有关热管理及其应用的章节则提供了详细的案例,以便读者掌握设计计算。本书包含了对汽车电池和电网储能在系统级分析的详细实例研究,使读者能够对各种实际应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希望读者能够像我们最初研究这个课题时一样享受对它的概括性介绍以及测试中的细微差别和实际的案例研究。
 对于在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进行的相关工作,我们要感谢美国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EERE)部门的车辆技术办公室提供的支持。特别感谢我们的项目经理David Howell、Tien Duong和Brian Cunningham。在过去三十年中,NREL的管理层,特别是Barb Goodman不断的支持和我们的前实验室项目经理Terry Penney不断的鼓励是完成诸多项目的关键因素。我们要感谢美国先进电池联盟(USABC技术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和与我们一起工作的诸多储能开发人员,他们提供了电池样品,分享了技术见解和行业需求。要感激的同事们(现在和以前的)有:Marissa Rusnek、Jeff Gonder、Tony Markel、Aaron Brooker、Mike Simpson、Rob Farrington、Mark Mihalic、John Ireland、Dirk Long、Jon Cosgrove、Myungsoo Jun、Aron Saxon、Ying Shi、Eric Wood和Chuanbo Yang这名单很长,我们感激不尽。团队不遗余力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在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的家人、老师、导师和朋友给予我们的支持是一份真挚的礼物,我们万分感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感谢家人的支持:Matthew将这本书献给他亲爱的妻子Liz,她的支持和帮助让他发挥得更好。GiHeon感激Sivan、Soyan和Soyi的支持。Ahmad把这本书题献给他的妻子Nahid。Jeremy把这本书献给他贤惠的妻子Anne,正是因为她不懈的坚持和始终如一的耐心使这项工作的完成成为可能。Kandler将这本书献给他的妻子Jessica以及他的父母和孩子,感谢他们对电池工程师的爱与支持。Shriram感谢Priya在整个过程中对他的帮助,也感谢父母的无限鼓励。没有你们所有人的支持,本书是不可能完成的!
 
 译者的话
 近年来,在世界各国政府大力支持下,以锂离子电池为首的电化学电池技术受电力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型应用需求的带动,市场规模以可观的增长率逐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安全性及成组应用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的电热性能、安全性影响、不同场景下系统设计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立足于锂离子电池制造与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对电池的原理、电气特性、热管理、安全性等进行深入解析,为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思路。建立了电池寿命的衰减模型,并进行了测试实验,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影响因素及评估技术。介绍了不同场景下的系统设计案例,为锂离子电池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丰富、系统的电池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希望能为探究电池原理、推动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发展提供建议。译者深信,本书将对锂离子电池相关领域的商品化开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书的公式表达、图形及文字符号均遵照原书,未有修改。
 因译者水平有限,译文难免存在错误与不妥之处,欢迎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