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NT$
454.0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NT$
449.0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NT$
500.0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NT$
301.0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NT$
305.0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NT$
305.0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作者对近年来在基层治理领域出现的一些热点事件及热门话题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既涉及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治理现代化等宏观问题,又关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活变迁等微观现象。可以说,本书呈现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基层中国社会的面貌,对于关心基层治理的读者,以及政策制定部门来说,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本书是作者近几年观察基层治理变迁的作品结集。作者竭力呈现基层问题的复杂性,并尝试作出基于经验立场的解释。近些年,基层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既是顶层设计推动的结果,更是基层社会内在动力的变迁结果,乃至于基层社会的每个角落都深受影响,概莫能外。本书内容涵盖了对三农问题、美好生活、脱贫攻坚、基层秩序、基层减负、干部担当、治理现代化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观察和解释。对于关心基层之大变局,想要深度认识中国的读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
|
關於作者: |
吕德文,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主要从事基层治理研究,近年来尤为关注非正规经济、边缘人、灰色秩序等相关议题。已出版《边缘地带的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找回群众:重塑基层治理》(生活书店2015年版)等著作,是多家媒体的专栏作家。
|
目錄:
|
序言 基层治理要有自主空间
一、三农压舱石
中国社会活力之源
农村的蓄水池功能
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
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附录: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窗口期大有可为答《中国建设报》记者高洋洋先生
二、美好生活
城乡教育均等化要动起来
农村隐藏的市场潜力
农村私人生活的变革
安顿好农民公共生活
农村青年画像
移风易俗的方法策略
附录:少些人情宴,多些人情味答《人民日报》记者张洋先生
三、脱贫攻坚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
基层扶贫的艺术
谁来背产业扶贫这口锅?
后扶贫时代的治理风险
附录:解决相对贫困,聚焦人的发展答《长江日报》记者李尔静女士
四、基层秩序
当前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新认识
基层治理在疫情中暴露出的短板
基层治理转型之痛
基层非正式行政链条
村霸的社会土壤
黑恶势力新动向
未成年犯罪与打击邪教
五、基层减负
基层打乱仗现象剖析
警惕基层折腾式治理
留痕的科学与艺术
开会的艺术
督查来了!
切忌用官僚主义反形式主义
附录:通过治理现代化给基层减负
六、干部担当
累的累死,闲的闲死现象溯源
重塑治理生态,建好干部队伍
县乡干部提拔的隐性规则
别拿村干部不当干部
职级并行激励基层干部
火线考察干部
诬告与言路
附录:要敢担当,防乱作为
七、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70 年
乡村自治的实践逻辑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困境
基层治理法治化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