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共5章,选择海外珍藏文献琉球官话课本中得替给及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汉语南方方言、壮侗语族与苗瑶语族诸语言以及汉语北方方言、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类型差异。对于研究近代语法向现代语法的过渡演变、现代汉语语法自身的演变、官话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史、拓展语义地图模型理论应用领域、丰富语言类型学研究等方面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 關於作者: |   
          | 王琳,北京华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近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工作。 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4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北京市语委项目各1项。主编《华文教育研究丛书》分册《世界华文教育现状研究》;合作撰写《汉语文化国际传播实践与推进策略研究》;在《中国语文》《汉语学报》《语言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 目錄: |   
          | 目 录 第1章 绪 论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对象 1
 1.2 研究现状 5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9
 1.4 研究方法 11
 1.5 用书版本 14
 1.6 简称与凡例 17
 第2章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得及其相关问题 19
 2.1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得 19
 2.2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得与同时期语料的比较 35
 2.3 琉球官话课本中得的历时演变与类型 45
 2.4 小结:从得再看官话的性质 82
 第3章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替及其相关问题 86
 3.1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与事介词 86
 3.2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替与同时期语料中与事介词用法的
 比较 92
 3.3 琉球官话课本中替的历时演变与类型 94
 3.4 小结:从替再看官话的性质 124
 第4章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给及其相关问题 126
 4.1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给 126
 4.2 琉球官话课本中的给与同时期语料的比较 154
 4.3 琉球官话课本中给的历时演变与类型 159
 4.4 小结 194
 第5章 结 论 206
 5.1 主要结论 206
 5.2 展望 209
 参考文献 210
 附 录 229
 后 记 231
 |  
         
          | 內容試閱: |   
          | 前 言 琉球学在日本为显学,对琉球官话系列课本的研究是琉球学中的核心课题之一。将在海外发现的珍贵语料与汉语史、汉语方言结合起来进行语法研究,是目前汉语语法领域最受瞩目的研究课题,也是现代汉语语法和汉语语法史中值得开发的处女地。关于得替给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由于清中叶南方性质语料的缺乏,学界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而且从类型学视角考察多功能语义的成果还比较少见。
 基于此,本书选择海外珍藏文献琉球官话课本中得替给及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借鉴类型学、语义地图、语法化、语言接触等理论,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相结合、定量考察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琉球官话课本中的得替给及相关的能性范畴、与事范畴、给予-使役-被动范畴的表现为出发点,以相关范畴在同时期不同地域色彩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为横向线索,以汉语史上的历时地域表现为纵向线索,以汉语南方方言、壮侗语族诸语言、苗瑶语族诸语言与汉语北方方言、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类型差异为平面,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波状扩散型面貌。将与得替给相关的三种范畴置于现代汉语南北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类型学视野中观照,在语义地图上显示南北类型上的分布特征,进而得出汉语南方方言、壮侗语族、苗瑶语族与汉语北方方言、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类型差异,这对于研究近代语法向现代语法的过渡演变、现代汉语语法自身的演变、官话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史、拓展语义地图模型理论应用领域、丰富语言类型学研究等,均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