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
》
售價:NT$
490.0

《
鲨鱼大图鉴:世界现生536种鲨鱼完全解读
》
售價:NT$
2189.0

《
世界美食丛书:面包+咖啡(2册)
》
售價:NT$
1000.0

《
化学工程发展战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
》
售價:NT$
2540.0

《
新冠病毒感染临床实践指导 预防、控制、诊断、治疗及康复
》
售價:NT$
230.0

《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标准物质分析图谱
》
售價:NT$
1474.0

《
遇见清朝
》
售價:NT$
653.0

《
中药监管科学
》
售價:NT$
2030.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力作,199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后,即在汉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就乡村和城市形象而言,在现代中国文学和电影的发展中,可以看到一个长期存在的模式。本书以小说为主要文本,兼及电影、话剧和诗歌,着重讨论了从晚清19世纪末到民国后期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和电影中的城市形象,以社会学中的城市心态与都市体验为框架,力图描述小镇、古城、现代大都市等文学模式和典型人物的构形,通过京派、海派即北京和上海派的文化差别的表述,探索现代文学创作中城乡、中西文化的冲突、妥协与交融。本书的研究重点是从城市的角度重新解读经典作家如鲁迅和茅盾,并挖掘在以往的主流文学史中因意识形态或精英立场而被长期忽略或埋没的作家如师陀、张恨水、叶灵凤、新感觉派、张爱玲和五四时期的女作家。本书从空间的构形、时间的构形、性别的构形三个部分进行解读,空间的概念影响了北京叙事中注重城市地图、人际关系的描绘,时间的概念影响了上海都市想象中千变万化、随波逐流的母题,性别概念从根本上影响了城市的构形。由于作者兼及中西两方面的教育背景,全书视野开阔,见解独到,方法新颖,堪称是一部新生代海外华裔学者的扛鼎之作。
|
關於作者: |
张英进,1987年获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1995-1996年密歇根大学博士后。先后任教于印第安那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任美国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席、福布莱特基金会中国研究员,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学系教授。英文著作包括《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形象》(1996)、《中国电影百科全书》(1998)、《中国比较文学论文集》(1998)、《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1999)、《影像中国》(2002)、《中国、香港、台湾百年电影史》(2004)。《当代中国的另类电影文化》(2006)等。中文书籍包括《审视中国》(2006)、《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形象》(2006)。
|
目錄:
|
中文版序
前言:探索城市的邀请
第一部分考察现代中国城市的视角
第一章导言:现代中国文化史中的城市
第二章城市构形:小镇、古都、现代都市
第二部分空间的构形
第三章勾画古都北京
第四章中国传统在北京的象征性胜利
第三部分时间的构形
第五章阅读无法阅读的上海大都市
第六章上海的时间与欲望之流
第四部分性别的构形
第七章想象上海的摩登女人
第八章看待现代城市的女性视角
结语: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视角
中文参考书目
西文参考书目
中西参考电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