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347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352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50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352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653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434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90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454
 
 
 | 
         
          | 編輯推薦: |   
          | ◎采用对话体、传记体的形式呈现,旨在还原和丰富中国话剧历史的整体面貌,为后来者研究中国话剧史提供*手资料。以有涯之生命追无涯之学问,以现实之步履追时光之迅疾。 ◎以对话体的方式,对在世的话剧艺术家进行采访和记录。这是一次抢救性的资料挖掘与搜集,以史证史、以人证人,对于访谈内容进行梳理、辨析、考证、认定,真实地记录和保留了带有生命质感的艺术资源。
 ◎以传记体的方式,对已逝的话剧艺术家或者不便采访的话剧艺术家进行艺术总结。力求做到资料收集的全面、传主个性的凸显、艺术生命的完整、历史评价的精准、学术研究的新见。
 ◎对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国话剧艺术家(包括院团管理者、剧作家、演员、导演、舞美等)进行调研、访谈、研究,以抢救蕴藏在他们心中活态的、个体化的、经验性的艺术经验,记录其生平事迹、艺术道路、重要作品、创作心得等。
 ◎涉及被采访者、被研究者众多,既有首屈一指的大艺术家,也有基层院团的话剧艺术工作者;既有京、沪文化中心区域话剧成就的体现者,也有边疆地区话剧艺术的坚守者。
 ◎在“访谈”中回望和审视话剧历史创造中的生命个体,在“研究”中探究话剧艺术家的人生轨迹和艺术业绩。如果说“访谈”是
 |  
         
          | 內容簡介: |   
          | 《中国话剧艺术家访谈与研究》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的重点课题成果。内容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以对话体的方式,对在世的话剧艺术家进行采访和记录;二是以传记体的方式,对已逝的话剧艺术家或者不便采访的话剧艺术家进行艺术总结。 在中国话剧 110 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涌现过很多优秀的话剧运动领导者、剧院管理者、艺术实践家,诸如编剧、导演、演员、灯光设计师、舞台美术师,等等,他们共同创造的不朽的艺术成果,构成了中国话剧史的不朽篇章,并为今后的话剧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经验。出于抢救话剧*手资料的目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着手进行《中国话剧艺术家访谈与研究》出版项目,自2016年正式启动,历时三载,共集结完成四辑。
 《中国话剧艺术家访谈与研究?*辑》采用对话体、传记体的形式呈现,通过调研、访谈、研究,记录了罗念生、焦菊隐、葛一虹、朱琳、蓝天野、郑榕、田本相、宋之的、苏民、宋国锋、顾威、何冀平、李宝群、陆军、李畅、邢大伦、冀晓秋、田沁鑫等18位中国话剧艺术家的生平事迹、艺术道路、重要作品、经验心得等珍贵历史资料,旨在还原和丰富中国话剧历史的整体面貌,为后来者研究中国话剧史提供*手资料。
 |  
         
          | 關於作者: |   
          | 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戏剧戏曲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得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兼任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中国话剧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学会理事。2007年在中国话剧百年之际荣获“文化部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成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13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成为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重点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得国家及部委奖励。 |  
         
          | 目錄: |   
          | 目录 
 001   罗念生:古希腊戏剧翻译家
 013   焦菊隐: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029   葛一虹:知识分子精神与社会责任
 049   朱琳:朱颜宛若在,琳琅声不闻
 067   蓝天野:文士之风与演艺之境
 083   郑榕:在现实主义视野中重审“话剧民族化”
 096   田本相:重振困境中的中国话剧
 113   宋之的:一位勤奋而卓有成就的剧作家
 139   苏民: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51   宋国锋:现实主义戏剧的守望者
 172   顾威:“我要做北京人艺的‘孝子贤孙’”
 193   何冀平:中国故事的诗意表达
 206   李宝群:用悲悯镌刻人性的高贵与美好
 228   陆军:松江赤子、三栖教授
 249   李畅:甘做绿叶,倾心幕后
 267   邢大伦:专攻舞美,乐守课堂
 283   冀晓秋:军队舞台上的美术设计
 294   田沁鑫:创造属于中国国家舞台艺术形象的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