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K伟大的城市地图
》
售價:NT$
1010.0

《
人工智能的多视角审视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书系(第一辑)
》
售價:NT$
1010.0

《
拥抱自然的孩子:70个深度自然游戏
》
售價:NT$
301.0

《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III:成就卓越的组织(修订版)
》
售價:NT$
250.0

《
艺术家课堂 动漫创作与职业之路
》
售價:NT$
866.0

《
暗示的力量: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
售價:NT$
254.0

《
权力、国家和太空 :太空行为体的概念化、衡量和比较
》
售價:NT$
500.0

《
《营造法原》解读
》
售價:NT$
857.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中国音乐学院中青年学者文库”之一,收录了中国音乐学院青年学者王萃近年在期刊发表的16篇音乐研究论文。这些文章以著名作曲家武满彻、李英海等人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作曲技法入手,论述其和声语言风格、技法特征分析等。另有几篇对音乐家的评论性文章。
|
內容簡介: |
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发表在国内各音乐类学术期刊的文章共16篇。其中大部分文章是以作曲家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和声技法的探索性研究为切入点,是对20世纪部分中外作曲家及代表作品的和声语言风格及其技法特征的分析和阐释。相关内容集中体现在文集的第1至第11篇文章。其中《和声技法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五声性调式思维的多声样式》及《经过新音乐实践的元点,走向中国文化实质的探索与实践》《东方线性思维及其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个性化呈现》4篇文章着重阐释了自和声传入中国百年,尤其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作曲家在世界性音乐语境下所处的地位及其发挥的作用。我国作曲家在和声的理论与实际运用中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和声语言、和声风格。 文集中另收录了6篇评论性文章,是对音乐家其人、其事、其作品的综合评述.
|
關於作者: |
王萃,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完成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后课题《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作曲家作品的和声语言》。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人民音乐》《音乐创作》《音乐研究》《乐府新声》等国内音乐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奖优秀奖。
创作的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室内乐、清唱剧等。2005 年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清唱剧《遮不住的青山》(与他人合作);近十年来先后发表艺术歌曲《山路》《一棵开花的树》《月光》,室内乐《古风》(为两只长笛、大提琴、钢琴而作)、室内乐《梁山意象》(为古筝、二胡、笙、钢琴、大提琴而作)。
|
目錄:
|
目录
20 世纪和声技法概述 / 1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五声性调式思维的多声样式 / 16
经过新音乐实验的元点 走向中国文化实质的探索与实践
——论“新潮”音乐及当代音乐创作的方向 / 27
和声技法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 38
武满彻和声技法中的传统因素 / 54
武满彻晚期钢琴小品的和声技法
——以《雨树素描》等四首作品为例 / 81
东方线性思维及其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个性化呈现 / 96
谈艺术歌曲写作的几个问题
——以《山路》《一棵开花的树》《月光》为例 / 112
陈牧声的“牡丹亭”情结
——兼谈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与技法特征 / 131
重温黎英海学术成果 推动新时代理论创新
——写在《黎英海选集》出版之际 / 142 梦回牡丹 困情殇
——有感于陈牧声《牡丹园之梦》 / 149
歌寻天涯情何在 春夏秋冬舞芳华
——谈郑冰的舞剧音乐《周璇》 / 159
平实中见睿智 纯净中显真情
——感受作曲家陆培的音乐魅力 / 166
他与中国新音乐发展的脚步同行
——记作曲家王震亚的艺术人生 / 174
与时代踏歌而行
——徐沛东的艺术情怀 / 186
为了一个承诺,呈一片赤子之心
——高佳佳教授 / 1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