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505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434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28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959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755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301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254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398
 
 
 | 
         
          | 內容簡介: |   
          | 以文化推动城市崛起已成为世界城市迭代升级的重要趋势。文化对城市而言,既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古今中外,凡是流芳百世、蜚声全球的强盛都市,都是*的文化名城。本书分析了文化与城市的关系,阐释了世界文化名城的内涵与功能,根据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以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参与性、竞争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为六大维度,构建了成都世界文化名城指标体系。在提炼和借鉴欧洲、北美、亚洲世界文化名城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 |  
         
          | 關於作者: |   
          | 尹宏,经济学博士,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成都市文化咨询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创意经济、城市文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30余篇。 邓智团,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特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70余篇。
 余梦秋,经济学博士,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文化产业、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
 |  
         
          | 目錄: |   
          | 上篇 理论篇 章 引言(3)
 节 成都提出世界文化名城建设(3)
 第二节 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有“他山之石” (5)
 第三节 以文化发展有序推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6)
 第二章 文化与城市发展(8)
 节 以文化发展推动城市转型是重要趋势(8)
 一 文化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8)
 二 文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9)
 三 文化成城市规划基础要素(11)
 第二节 城市文化与全球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13)
 一 文化活力与城市成功携手共进(13)
 二 经济增长对文化发展的多样作用(14)
 三 文化有助于解决世界城市面临的挑战(15)
 四 文化是城市政策的黄金线(16)
 第三节 “文化与发展”是“2015 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主题(17)
 一 文化改变城市规划和城市化(17)
 二 文化助推城市消除贫困(20)
 三 文化帮助城市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22)
 第三章 世界文化名城的内涵与功能(24)
 节 城市文化(24)
 一 文化(24)
 二 文化循环(25)
 第二节 世界文化名城内涵与类型(27)
 一 内涵(27)
 二 世界文化名城类型(30)
 第三节 世界文化名城的功能(35)
 一 文化多样性(36)
 二 文化包容性(38)
 三 文化参与性(39)
 四 文化吸引力(39)
 五 文化创造力(40)
 六 文化影响力(40)
 第四章 世界文化名城指标体系的构建(42)
 节 UNESCO 《文化统计框架手册》(42)
 一 主要领域(45)
 二 横向领域(47)
 三 相关领域(49)
 四 简单比较(50)
 第二节 美国《国家艺术指数》(53)
 一 资金流(17 项指标) (55)
 二 容量指标(15 项指标) (55)
 三 艺术参与(22 项指标) (56)
 四 艺术竞争力(27 项指标) (57)
 第三节 伦敦《世界城市文化报告》(58)
 一 文化供给(60)
 二 文化需求(63)
 第四节 成都世界文化名城指标体系构建(65)
 一 文化产业结构的核心要素(65)
 二 文化指标体系的结构特征(66)
 三 成都世界文化名城指标体系构建要点(67)
 四 成都世界文化名城指标体系构建(68)
 中篇 经验篇
 第五章 伦敦与欧洲文化名城建设(81)
 节 伦敦“世界文化首都”的定位(81)
 一 高度服务化的伦敦经济(81)
 二 极具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85)
 三 引领全球文化的城市地位(90)
 四 21 世纪之世界文化首都(93)
 第二节 伦敦21 世纪“文化大都市”发展战略(96)
 一 定位与目标(97)
 二 发展思路与重点领域(100)
 三 政策目标与推进举措(103)
 四 文化设施、环境和公共领域(106)
 第三节 伦敦文化产业促进政策(109)
 一 政策制定理念转变:从公益性到创造财富(109)
 二 管理与扶持政策:建立优质健康的环境(110)
 三 政策创新:文化核心与融合战略(114)
 四 伦敦文化创意空间管理(118)
 第四节 “欧洲文化之都”计划(122)
 一 历史演变(123)
 二 实施选拔(125)
 三 实施经验(134)
 第五节 欧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建设(136)
 一 欧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依托繁荣大都市(137)
 二 欧洲文化创意产业的个性化增长(139)
 三 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及集群培育的启示(144)
 第六章 纽约与北美文化名城建设(147)
 节 纽约:所有纽约人的文化规划(147)
 一 纽约文化发展的历史(147)
 二 纽约文化发展的政府作用(152)
 三 《纽约文化规划(2017)》的编制过程(157)
 四 《纽约文化规划2017》的实施策略(163)
 第二节 芝加哥:有活力的国际文化中心(171)
 一 《芝加哥文化规划(1995)》(171)
 二 《芝加哥文化规划(1995)》的效果评估(179)
 三 《芝加哥文化规划(2012)》与更新(180)
 第三节 温哥华:一个创新型的国际大都市(184)
 一 温哥华文化规划的目标(184)
 二 温哥华文化规划的核心(185)
 第七章 东京与亚洲文化名城建设(189)
 节 东京多方位规划支持文化发展(189)
 一 文化建设方针(189)
 二 东京首位城市发展战略中的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90)
 三 东京首位城市发展战略文化建设主要项目(192)
 四 东京向世界展示的五大城市魅力(193)
 第二节 日本京都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199)
 一 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与城市发展目标(200)
 二 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规划(202)
 三 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建设的特点与启示(205)
 第三节 日本金泽:中小城市的文化生产与可持续发展(206)
 一 日本金泽的文化积淀和产业基础(207)
 二 金泽市文化、经济和环境并存共生的特点(208)
 三 金泽市传统文化保护政策与实践(209)
 四 金泽的“新文化运动”和近期产业发展政策(210)
 第八章 城市文化发展综合经验(212)
 节 城市公共文化投资(212)
 一 世界文化名城公共文化投资的特点(212)
 二 国际城市比较视野下的上海公共文化投资特点(215)
 三 世界文化名城公共文化资金利用的发展趋势(216)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文化建设(218)
 一 地方(local)尺度“文化表达”的特点(219)
 二 发展中国家地方创意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219)
 三 发展中国家地方创意经济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224)
 四 发展中国家地方创意经济的主要成果(227)
 第三节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230)
 一 瑞士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230)
 二 印度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231)
 三 瑞士和印度在城市遗产保护方面的共同点(233)
 第四节 城市文化核心区复兴(233)
 一 城市文化核心区复兴面临的挑战(233)
 二 政府在城市文化核心区复兴中的职能作用(234)
 三 城市发展基金在城市文化核心区复兴中的作用(235)
 四 城市文化核心区复兴中的公私合作(PPP) (236)
 五 城市文化核心区复兴案例研究(237)
 下篇 实证篇
 第九章 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选择(243)
 节 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基础条件(243)
 一 文化资产积淀厚实(243)
 二 文化要素供给充足(244)
 三 文化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45)
 四 文化氛围逐渐浓厚(246)
 五 文化战略国际化(247)
 六 文化形象逐步提升(248)
 第二节 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现状评价(248)
 一 文化资产的结构层次有待优化(248)
 二 文化要素的供给质量有待改善(249)
 三 文创经济的竞争力有待提升(250)
 四 文化氛围的公众活力有待激发(251)
 五 文化形象的城市特色有待突出(252)
 第三节 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选择(253)
 一 加强文化顶层设计,增强文化管理水平(253)
 二 大力发展天府文化,增加文化资产价值(254)
 三 推进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254)
 四 会聚优秀文化人才,提高文化要素质量(255)
 五 扩大文化消费,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255)
 六 加快城市品牌建设,塑造具有成都特色的文化形象(255)
 第十章 延续城市文脉 涵育文化资产(257)
 节 悠久的历史与多样的文化(257)
 一 成都历史概貌(257)
 二 博大精深的物质文化遗产(259)
 三 多元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62)
 第二节 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分析(263)
 一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263)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265)
 第三节 成都延续城市文脉涵育文化资产的路径选择(266)
 一 注重与科技融合,开启数字化保护模式(266)
 二 注重与生态融合,建设公园城市的文化支撑(267)
 三 注重与城市空间的融合,营造世界文化名城的文化氛围(268)
 第十一章 厚植城市文化 凸显个性魅力(270)
 节 成都城市文化内涵(270)
 一 创新创造(271)
 二 优雅时尚(272)
 三 乐观包容(273)
 四 友善公益(274)
 第二节 成都城市文化的当代表达(275)
 一 激励文化科技,推动文创产业(276)
 二 丰富文化设施,活跃文化消费(277)
 三 提升文化活力,树立文化品牌(279)
 四 强化文化战略,打造文化标志(280)
 第三节 成都厚植城市文化凸显个性魅力的路径选择(283)
 一 增强认知度,提升文化资产(283)
 二 增强认可度,树立文化形象(284)
 三 增强文化参与度,激发文化消费(285)
 第十二章 发展文创产业 壮大文化经济(288)
 节 文化经济发展对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288)
 一 发展文化经济是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应有之义(288)
 二 发展文化经济是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89)
 三 文化经济是世界文化名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89)
 第二节 成都文化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290)
 一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行业结构不断优化(290)
 二 文创产业集聚水平提升,行业示范效应突出(291)
 三 文创产业发展方式创新,深度融入城市经济(292)
 四 文创从业人员总体规模扩大,整体素质明显提升(293)
 五 对外文化贸易出口规模扩大,外贸企业数量增加(294)
 六 文化消费市场繁荣,文创有效供给不断扩大(296)
 第三节 成都发展文创产业壮大文化经济的路径选择(296)
 一 构建现代文创产业体系(297)
 二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298)
 三 推进文创产业集聚发展(298)
 四 加快“文创+ ”跨界融合发展(299)
 五 优化文创人才结构(300)
 六 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贸易(301)
 七 繁荣文化市场(302)
 第十三章 营造文化氛围 塑造文化形象(304)
 节 增强文化氛围和塑造文化形象的重大意义(304)
 一 文化活力是世界文化名城文化空间生产的动力(305)
 二 文化消费是世界文化名城城市价值的体验(305)
 三 城市文化空间是激发文化活力和消费的关键场所(306)
 四 文化品牌是塑造世界文化名城文化形象的重要元素(306)
 五 文化标志是塑造世界文化名城形象的个性表达(308)
 第二节 成都文化氛围的培育与文化形象的塑造(309)
 一 休闲文化空间展现城市文化活力(310)
 二 生活城市为主的文化消费呈现(312)
 三 塑造“三城三都”城市文化品牌(314)
 四 构筑天府文化特质的城市地标(317)
 第三节 成都营造文化氛围和塑造文化形象的不足之处(319)
 一 城市文化氛围营造不足(319)
 二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不足(321)
 第四节 成都完善文化氛围和文化形象建设的路径选择(322)
 一 塑造力拓展天府文化推广,构建国际消费场景, 进一步营造城市文化氛围(323)
 二 借助城市品牌力,加大文化地标建设力,不断提升城市形象(324)
 参考文献(328)
 一 国内文献(328)
 二 国外文献(330)
 后 记(3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