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智能体时代
》
售價:NT$
403.0

《
镇馆之宝 精讲66家博物馆文物珍品 从新石器时代到大清王朝
》
售價:NT$
3509.0

《
周期与财富
》
售價:NT$
505.0

《
STEM科学新知:炫酷科技
》
售價:NT$
352.0

《
文化的曜变:日本国宝中的唐风汉骨
》
售價:NT$
403.0

《
好孕,从卵子开始(第3版)
》
售價:NT$
403.0

《
父母会规划,孩子能成才
》
售價:NT$
305.0

《
为何家会伤人(2025版) 新增1.5万字“原生家庭20问”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代表作
》
售價:NT$
316.0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围绕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与福利效应展开研究。在综观不同时期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模式成因及演进机理,有助于科学把握宅基地退出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内在规律。将农民福利作为农村宅基地退出效应考察的重要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据此提出的农村宅基地优化调控措施更具有科学发展观的研究逻辑。本书逻辑思路清晰,数理及实证等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符合科学研究的范式,实现了科学研究严谨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能够在科学研究、政策决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關於作者: |
张梦琳,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师,管理学博士,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研究,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土地科学》《经济体制改革》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CSSCI收录15篇,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目錄:
|
导论
章农村宅基地退出相关研究与理论基础
节相关研究
第二节理论基础
第二章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演变与实践
节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梳理
第二节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地方实践成效
第三节当前农村宅基地退出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模式
节增减挂钩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模式
第二节“三块地”改革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模式
第三节“三权分置”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农民宅基地退出的意愿与方式选择
节农民宅基地退出的意愿
第二节农民宅基地退出的方式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效应
节农村宅基地退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农村宅基地退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农民对宅基地退出的整体满意度
本章小结
第六章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网络
节政策网络分析框架
第二节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网络分析: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视角
第三节农民主导宅基地退出的政策情景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选择
节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优化导向与原则
第二节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法律制度建设
第三节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模式选择
第四节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网络完善
第五节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配套制度建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
內容試閱:
|
前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成为政府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无疑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乡村振兴发展可依赖的路径选择。在实践中,伴随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的演变,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退出模式且对农民福利产生重要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分析已有宅基地退出模式的特征及成因,把握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科学评估宅基地退出对农民福利的影响,提高农民对宅基地退出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综合政策框架和治理机制,对促进农村宅基地退出并增强农民的福利效应、实现乡村振兴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书综合运用历史研究、实证计量、规范分析、政策网络分析等方法,全面系统地阐释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演变历程、地方实践成效,对增减挂钩、“三块地”和“三权分置”等政策背景下的退出实践模式进行总结及比较分析,把握农民是否愿意退出以及愿意采取何种方式退出宅基地;揭示宅基地退出后农民的总体福利水平及农民间分配是否公平,了解宅基地退出对乡村发展及农民市民化的影响,阐明农民宅基地退出满意度的影响机理;构建宅基地退出政策网络模型,揭示宅基地退出后农民福利损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路径选择建议,为农村宅基地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1949年以来,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和诱致性变迁特点,但当前农村宅基地退出实践依然缺乏长效机制。农村宅基地从禁止退出到探索主导退出,从近距离的实物流转(“宅基地换房”)、远距离的“指标捆绑挂钩”到“地票”交易的演进路径,其内在动力是经济主体寻求土地报酬化或土地收益分配格局调整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