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194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39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500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500
 
  《 
			乐道院潍县集中营资料编译·第一辑
			》
 售價:HK$ 
			500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449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449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653
 
 
 | 
         
          | 編輯推薦: |   
          | 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外贸大省,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广东相关产业的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情况。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收录了2019年度至2020年度广东十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例,以案例人选的理由以及案例所确立的裁判规则等为重点,对案例进行评述和分析,进而展现出广东乃至我国涉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问题。 |  
         
          | 關於作者: |   
          | 常廷彬,法学博士,博士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在《中国法学》《法学家》《社会科学》《检察日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民事判决既判力主观范围研究》《现代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学》等专著及教材多部。赵盛和:法学博士,博士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讲师,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研究员。曾历任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法官、高级法官。在《知识产权》《社会科学家》《湖南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知识产权法典型案例评析》《婚姻家庭法焦点·难点·指引》《劳动合同纠纷典型案例与专题指导》等著作多部。 |  
         
          | 目錄: |   
          | 部分涉外专利权纠纷 1现有技术抗辩成立与否的判断方法和标准.
 2专利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适用和构成要件.
 3知识产权纠纷的可仲裁性.
 第二部分涉外商标权纠纷
 4知识产权诉讼合并管辖的确定规则.
 5的认定标准和保护规则.
 6侵害商标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
 7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认定标准.
 8商标法合法来源抗辩的适用.
 9侵害商标权的判断.
 第三部分涉外著作权纠纷
 10作品发行行为与复制行为的区别.
 |  
         
          | 內容試閱: |   
          | 案例来源于实践,是生动具体的法治。在我国法律实践中,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指导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在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成立伊始,我们就将选评和发布“广东十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例”列为研究院的工作重点之一,每年定时评选和发布涉外典型案例。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广东十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例的评选和发布工作。考虑到这些案例所具有的较高典型意义,为进一步挖掘案例的价值,我们决定对评选出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的“深加工”——进行较为详细的解析,出版这套《广东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典型案例解析》系列丛书。 我们认为,包括知识产权诉讼在内的各类民事诉讼的功能不仅在于个案的纠纷解决,还在于确立规则;不仅在于追究个案的公平正义,还在于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在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中,涉外及涉港澳台案件虽是“小众”的,但其作为一面“镜子”,映像巨大,意义非凡:
 其一,作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镜子,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绝大多数是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的企业、个人以我国内地企业、个人为被告提起的维权诉讼。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案例,我们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发现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方面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防范知识产权风险,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其二,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镜子,可反映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对外部而言,涉外知识产权案例作为代表,可以反映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就内部来说,涉外知识产权案例作为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涉外知识产权案例一起,可反映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际情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所选案例为广东法院审理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但基于广东知识产权审判在我国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其所反映的情况,均非地方和局部性的,而是全国和全局性的。
 本书是《广东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典型案例解析》系列丛书的第三册,所解析的案例来自研究院评选、发布的第四届广东十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例。本书的作者为曾凤辰、赵盛和、叶昌富、常廷彬四人,具体分工如下:案例1、2、4、5由赵盛和博士解析,案例3由常廷彬教授解析,案例6、8—10由曾凤辰博士解析,案例7由叶昌富教授解析。
 囿于学识、能力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本书的内容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和指正。我们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提高本系列丛书的编著质量,以更好地回馈各位读者和社会。
 作者
 2020年12月于广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