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352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347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352
 
  《 
			红帆船
			》
 售價:HK$ 
			290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403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449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235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收录了作者1994~2013年人口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论文。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部分主要围绕人口转变,从时空视野描述比较了我国人口转变的过程及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以及学界对人口数量与结构关系的争论和作者的相关思考;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我国人口政策实施结果及作者的反思,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人口作为基础变量的重要意义,同时论证了我国人口发展战略选择所遵循的原则和方向。 |  
         
          | 關於作者: |   
          | 李建新,出生于新疆伊宁市。人口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曾先后在新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印度孟买国际人口科学院、北京大学学习数学、人口学。1995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毕业后留校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1997-1999年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美国密歇根大学人口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学、人口社会学、健康老龄学等方面。著有《转型期中国人口问题》、《中国人口结构问题》、《中国人太多了吗?》(合著)主编《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老》、《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论争》等。
 |  
         
          | 目錄: |   
          | 部分人口转变过程及特征 人口转变新论
 世界人口格局中的中国人口转变及其特点
 “后人口转变论”质疑——兼与于学军、李建民博士商榷
 滞后与压缩:中国人口生育转变的特征
 第二部分人口结构与人口论争
 低生育率的社会学后果研究
 论生育政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
 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
 倒金字塔理论与21世纪中国老龄社会
 城乡社会“断裂”与“人口逆淘汰”再思考
 “污名化”的流动人口问题
 风险社会与中国人口结构安全
 也论中国人口数量与结构问题——兼与翟振武教授等商榷
 也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兼答李小平先生
 第三部分人口政策与人口战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其思考
 山西翼城县“晚婚晚育加间隔”政策实施效果及思考
 生育空间与生育政策挤压
 不同生育政策选择与中国未来人口
 论生育政策平稳过渡和调整的时机
 全球化与中国人口
 三种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以中国人口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为例
 “公用地悲剧”与中国人口思考
 文明冲突中的中国文明与人口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及人口要素
 中国人口数量问题的“建构与误导”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再思考
 人口变迁、人口替代与大国实力兴衰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误读的中国人口》借用了笔者2012年夏季在FT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上与财经评论家叶檀女士就人口问题进行的系列争论中的一篇文章名。在我国人口问题上,一直以来,学界和大众都存在着不少认识误区和误读,如此故用之。
 本书收录了笔者1994年至2013年20年间人口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论文,比较集中地研究和讨论了我国人口转变过程的自身特点、人口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定位和方向等。虽然时过境迁,但今日再读,笔者认为,许多认识和观点依然立得住,一些超前和预见性的研究依然有价值。当然,人口形势不断变化,我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且全面,再回看,这些时间跨度较长的学术研究文献,存在局限也在所难免。
 部分主要集中在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及特征上。从新中国人口转变开始,文章《人口转变新论》(1994)之所以冠以“新”,是因为要强调把人口转变放到现代化进程中来考察,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也必然会有不同的人口转变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比较分析了二战之后亚洲的日本、中国和印度三国的现代化道路及人口转变特点。从时间维度理解人口转变的意义是必需的,但还需从空间视角比较我国人口转变的独特之处,于是有了《世界人口格局中的中国人口转变及其特点》(2000)、《滞后与压缩:中国人口生育转变的特征》(2005)。中国人口是世界人口的一部分,具有人类人口变迁的一般规律和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的共同点,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如转变急速性、时空压缩性、政策干预性、内部不平衡性等。正是有了这些基本认识,才有了对20世纪末中国人口转变判断的不同观点。这些争论展现在《“后人口转变论”质疑——兼与于学军、李建民博士商榷》(2000)之中。
 第二部分内容涉及人口政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以及中国人口数量与结构关系的思考和争论。《论生育政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2000)分析了生育政策对我国人口老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