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254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1428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383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653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449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1520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755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语言清新通俗, 内容扣人心弦。
 从爱因斯坦关于光线弯曲的颠覆性预言说起,
 一直到如今致力于拍摄黑洞图像的宏伟工程,
 带你领略人类探索引力奥秘的一个世纪,
 重温一个在科学史上*的时代。
 |  
         
          | 內容簡介: |   
          | 1919年5月29日,一次跨越半个地球的日食观测发现,引力可以使光线弯曲,这一惊人的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一个世纪后,另一群科学家使用事件视界望远镜记录下了黑洞事件视界附近的星光弯曲效应,让人们*次看到了黑洞的真实模样,在**的情形下对爱因斯坦的理论进行了检验。本书用清新的语言,带领读者重温这一个世纪里科学家探索引力奥秘的艰辛历程。 |  
         
          | 關於作者: |   
          | 罗恩?考恩(Ron Cowen),《国家地理》《自然》《纽约时报》《科学》《科学美国人》等报刊的撰稿人,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学星期五》特邀评论员,曾分别两度获得美国物理联合会科学写作奖、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学部大众写作奖。 |  
         
          | 目錄: |   
          | 001 — 引言 005 — 章 开端
 015 — 深入讨论:空间和时间,一个完美的统一体
 017 — 深入讨论:爱因斯坦的前人对等效原理的检验
 020 — 第二章 从混乱到胜利
 037 — 深入讨论:黎曼的工作和度规张量
 038 — 深入讨论:爱因斯坦方程的含义
 040 — 第三章 爱丁顿的使命
 057 — 深入讨论:研究弯曲光线的历史
 059 — 深入讨论:一次发生于当代的日食
 061 — 第四章 宇宙在膨胀
 073 — 第五章 黑洞和对广义相对论的检验
 080 — 深入讨论:对爱因斯坦理论的全新检验
 087 — 第六章 量子引力
 099 — 深入讨论:黑洞和信息悖论
 105 — 第七章 倾听黑洞的声音
 117 — 深入讨论:LIGO以及其他探测器
 122 — 深入讨论:引力波的失而复得
 126 — 第八章 拍摄黑洞的图像
 136 — 深入讨论:黑洞成像的历史
 140 — 引文出处
 144 — 延伸阅读
 149 — 致谢
 |  
         
          | 內容試閱: |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19年5月29日这一天名垂青史,尽管他当天并未做过什么引人注意的事情。天文学家阿瑟·爱丁顿和他的研究团队在那天完成了一次日食观测,并获得了惊人的发现:正如爱因斯坦预测的情况一样,引力可以使光线弯曲。这一发现证实了广义相对 论,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空间和时间的认识。
 一个世纪后,另一个研究小组的天文学家在更大的尺度上进行了一场与之相似的实验。他们使用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是一个覆盖全球的射电天线阵,观测目标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 A*——附近的区域。作者罗恩·考恩表示,这次实验的首要目标是确定爱因斯坦的理论在细节上是否正确。我们对于量子力学中与引力相结合的关键部分一无所知,但黑洞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方面的内容。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对人马座A*附近的星光实施的观测,科学家不仅可以首次直接观察到事件视界—— 一个只允许黑洞外部物质和辐射进入而不允许物质和辐射从中逃离的边界,还可以在的情形下对爱因斯坦的理论进行检验。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从至关重要的1919年日食观测,一直到事件视界望远镜建成的整个探索历程,以及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考恩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并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对引力的研究热情,其实就是一种对理解宇宙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