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403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39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230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485
 
 
 | 
         
          | 編輯推薦: |   
          |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一方面结合多年来讲授“光纤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经验,同时考虑新的需求,广泛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教材及其他出版物的精华。梳理知识体系的同时,密切跟踪现代通信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系统设
 计等,抓住主干内容,突出实用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产教融合系列教材)。 本书共分9 章,主要内容包括光纤通信概述、光纤基本理论、光源和光发射机、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光放
 大器、光无源器件、光纤通信系统、光网络、光纤通信新技术等。本书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密切跟踪光纤通信
 技术发展,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  
         
          | 關於作者: |   
          | 仇英辉,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男。主要教材或专著编写情况(著作名称、出版时间、出版单位等):参与了《光突发交换技术》专著的编写工作。光突发交换技术,2005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 目錄: |   
          | 前言 第1 章 概述
 1.1 光纤通信概述
 1.2 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习题
 第2 章 光纤基本理论
 2.1 光纤的结构
 2.2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波动光学理论
 2.3 渐变折射率光纤的理论分析
 2.4 光纤的损耗
 2.5 光纤的色散
 2.6 光纤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2.7 单模光纤
 2.8 光纤的制造工艺和光缆的构造
 2.9 电力特种光缆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 章 光源和光发射机
 3.1 激光原理的基本知识
 3.2 半导体激光器
 3.3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
 3.4 光源的调制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 章 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4.1 光电检测器
 4.2 光接收机
 4.3 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 章 光放大器
 5.1 光放大器一般概念
 5.2 掺铒光纤放大器
 5.3 半导体光放大器
 5.4 拉曼光纤放大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 章 光无源器件
 6.1 光纤连接器
 6.2 光耦合器
 6.3 光隔离器
 6.4 光衰减器
 6.5 光波分复用器
 6.6 光滤波器
 6.7 光开关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 章 光纤通信系统
 7.1 模拟光纤通信
 7.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和设计
 7.3 数字光纤传输系统的性能指标
 7.4 WDM 系统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 章 光网络
 8.1 光交换技术
 8.2 光网络的发展概况和网络类型
 8.3 光传送网技术
 8.4 城域光网络
 8.5 光分组传送网
 8.6 接入光网络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 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9.1 光孤子通信技术
 9.2 相干光通信
 9.3 量子通信
 9.4 大容量、长距离光纤传输的支撑技术
 9.5 RoF 技术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光纤通信自问世以来,通过其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长、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通信中。“光纤通信原理”在很多学校作为通信工程和电子与通信专业的学位课开设,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光纤通信基础理论及利用光纤通信基本理论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为适应当前高校课程门类多、课时压缩的教学特点,本书在概念和原理的讲述上力求严谨、准确、精练,理论适中,注重实用,主要面向工科院校,尽量少用繁杂的数学推导。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一方面结合多年来讲授“光纤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经验,同时考虑新的需求,广泛吸取了国内外相关教材及其他出版物的精华。突出强调了以下几点:梳理知识体系的同时,密切跟踪现代通信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系统设计等,主要特色如下:
 (1)抓住主干内容:光纤通信的主干内容是光纤、光端机、WDM(波分复用)和SDH(同步数字系列)。本书详细阐述这四个主干内容,力求讲清楚、讲透彻。
 (2)突出实用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实用性:本书中光端机以国内主流产品为依据来进行阐述,使读者掌握实用的知识与技术,从而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会生疏无策;在光纤和传输规范等内容中较多介绍了ITU-T 等标准,以增进读者的标准化意识;对重要而复杂的数学推导舍弃了繁难的推导过程,但给出了清晰的推导步骤,让读者掌握重要的物理概念和有用的结论。
 系统性:本书对光纤通信四个主干内容相互之间的关联,以及对每一个主干内容自身的机理都做了详细的阐述,真实地反映了现代光纤通信系统的特点,使读者能够掌握光纤通信完整的知识。
 先进性:本书注重介绍新型光纤和光器件技术的发展成果,同时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光纤通信的热门新技术,如A/BPON、EPON 和GPON 接入技术、MSTP 传送技术、MPLS 和MPλS 交换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读者从本书深入浅出的介绍中容易了解这些新技术,体验到光纤通信的飞速发展。
 全书共分 9 章:第 1 章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及光纤通信系统基本概念和组成,为后续章节打下基础。第 2 章首先介绍光纤的结构、分类;然后利用几何光学及波动光学理论分析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机理;最后,介绍光缆的生产制造及电力系统特种光缆。第 3 章介绍光源和光发射机,首先介绍光源原理及分类,然后介绍发射机的组成,最后分析了光发射机的特性。第 4 章介绍光检测器与光接收机,首先介绍光检测器的原理及分类,然后介绍了光接收机的组成,最后分析了光接收机噪声。第 5 章介绍光放大器,如掺铒光纤放大器、半导体光放大器及拉曼光放大器等。第 6 章介绍光无源器件。第 7 章介绍光纤通信系统。第 8 章介绍光网络,如光突发交换技术、光分组交换技术及智能交换光网络等技术。第 9 章介绍光纤通信新技术。
 本书由华北电力大学仇英辉担任主编并完成了本书各章的编写工作,华北电力大学马永红参与了部分章节内容的收集与编写。研究生毛通、吾买尔江·买买提、贾婉、原冰玉、涂昕、罗芳、蔺一展、冯馨予、陈玲等承担了部分书稿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校对工作。北京邮电大学桑新柱教授担任本书主审,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一流通信专业建设的资助。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国内外很多专家、同行出版的图书、期刊和相关标准。在此一并致谢。
 限于作者的水平,书中不妥及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仁与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