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 編輯推薦: |   
          | 1.《绝交的勇气》指出了一个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问题:面对不良的人际关系,到底应该舍弃,还是应该补救?相信读者读过本书后,可以得到一些待人接物的启示。 2.贴近时事与生活,对于“亲密关系”“原生家庭”“内耗型社交”“敏感人群”等话题都有所讨论。
 3.五十五篇作者的亲身经历,诊断了作者与朋友、恋人、家人、自己、网友交往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杂症,粹炼出舒适有度的处事准则,和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
 4.作者威廉独具慧眼,善于体察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与幽深,极富同理心,探索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
 5.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平易近人,可以使读者获得舒适的阅读体验。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从友情、爱情、亲情、自我和解、网络人际五个角度入手,透过书中的省思,让你真诚面对自己所有的“关系”,消耗你的、勉强你的、勒索你的,再辛苦也请试着抛下。把珍贵的时间与力气,留给自己及家人,成为喜欢的那个自己。涵盖“亲密关系”“原生家庭”“内耗型社交”“敏感人群”等多种话题的讨论 成人的世界里,得要带点刺激勇敢前进。
 |  
         
          | 關於作者: |   
          | 威廉,原名曾世丰,来自中国台湾的盐分地带,18岁踏进台北城,大学毕业进入传媒行业,整整10年,做过杂志也操作过新闻网站,在青春耗尽的2017年,决定成为拥有自己生活风格的自媒体人。现身兼数职,为网站的经营者、广告制作人和造型师。也拥有自己的网站,广受读者好评。目前著有《后下班的人,先离职》与《绝交的勇气》。 |  
         
          | 目錄: |   
          | Chapter 1 绝交不可惜,别被包容绑架 01 绝交也不可惜,朋友得经过挑选而非盲目收集/ 2
 02 曾经推你入深渊的人,别让他对你造成二次伤害/ 6
 03 年少的我们早已死去,此刻活着的是另一个人/ 10
 04 别高估你跟任何人的关系/ 14
 05 成年人的关系虚实难辨,翻山越岭而来的感情假不了/ 19
 06 欢场无真情,交朋友得在光天化日之下/ 23
 07 心直口快,在成人世界也是一种恶/ 27
 08 曾以为把朋友用小团体“圈”起来,拉到群组就能一辈子/ 31
 09 不在乎你的人总伤你的心,在乎你的人总为你伤心/ 36
 10 不是什么忙都该帮,特别是感情上的事/ 40
 11 朋友是张标签,一张白纸是好的社交状态/ 44
 12 生活像场战斗,但不需要胜负/ 48
 13 没办法一起好好吃顿饭的人,称不上是朋友/ 52
 14 好心造就失能,让险恶的环境教他长大/ 56
 15 没有一段关系不会过期,我们终将不再是我们/ 60
 16 交情五年十年地“跳”,无法突显价值的人很难留/ 64
 
 Chapter 2 勇敢离开,不要勉强幸福
 01 就算没有老公小孩可聊,也别将就着幸福/ 70
 02 不相信婚姻,但一定要相信爱情/ 74
 03 被同一个人伤两次心,才是真的无药可救/ 78
 04 保持爱情需要智慧,太浓烈的爱反而伤身/ 82
 05 真正爱你的人,才舍不得让你受伤/ 86
 06 网恋就像网购,拿到实体后总会有落差/ 90
 07 爱不到的人,就让更好的人来照顾他/ 95
 08 辛苦累积的理想生活,别让不对的人收割/ 99
 09 一开始就偏离的关系难以拉回,玩不起请别说各取所需/ 103
 10 离婚不是黑历史,而是挥别不适合的勇敢/ 107
 11 一把钥匙,留给能照料你生活的人/ 111
 12 别过度检讨自己,失败的爱情只是不合时宜/ 115
 
 Chapter 3 刺耳的话要浅浅地说,真心话请包着糖衣
 01 冷战伤人,要知道有个人总是无条件为你付出/ 120
 02 我有的时间不多,但愿意全部给你/ 124
 03 为母则强,每个女人的勇敢都是妈妈给的/ 128
 04 带父母出国远行,是为人子女必要的修炼/ 132
 05 别急着挂电话,想听你的声音是心灵求救/ 136
 06 刺耳的话要浅浅地说,给爸妈的真心话请包着糖衣/ 140
 07 重修与长辈相处这堂课,别太快拒绝他们的请求/ 145
 08 家完整的状态,是情感上的相互需要/ 149
 09 试探出父母深层的恐惧,像知心好友般陪在身边/ 153
 10 过度关心是因为一无所知,两代人际圈需产生对流/ 158
 
 Chapter 4 人生太短,请将美好的未来留给自己
 01 能动的时间不多,请拿爱的事交换更好的未来/ 164
 02 在众声喧哗的世界里,独处是给心灵的假期/ 168
 03 假如时光能够倒流,就没有此刻的勇敢/ 172
 04 你的工作无法定义你是谁/ 176
 05 创作是好的自愈方式,用写字来治疗自己/ 180
 06 第二次成年,是终于能说到做到的时候/ 184
 07 土俗的口音反而特别,模仿得再像还是模仿/ 189
 08 向大脑提取一次快乐的记忆,复习它再复制它/ 193
 09 你的成功或失败,和其他人无关/ 197
 
 Chapter 5 甩开网络人际包袱,理性退群吧!
 01 生活公开没什么,但别轻视网友的超译能力/ 204
 02 负评不过是在告诉你:“有个人是这样想的。”/ 208
 03 网友的称赞像“喂毒”,让人活成他们喜欢的样子/ 212
 04 甩开没必要的人际包袱,理性退群/ 216
 05 你的良善,终将成为陌生人的把柄/ 220
 06 世界不差你这一条评论,伤人者必定自伤/ 224
 07 复制来的人生哪叫理想/ 228
 08 陌生人的同情心有“额度”,抱怨顶多两次而已/ 232
 |  
         
          | 內容試閱: |   
          | 01 绝交也不可惜,朋友得经过挑选而非盲目收集 持续四五年间,每逢年底,我都会赶在圣诞节前给朋友们寄出手写卡片,直到二〇一六年碰上欧洲之行暂停了一年,改为发信息祝福。年末回顾的时候,我打开一个存有亲密好友收件方式的文件夹,发现有好几个人名在这两年间,离开了我的核心生活圈。
 
 二〇一五年初,我跟几位老友相约到曼谷跨年,一回国就向其中一位朋友发了一条两三百字的信息,我刻意收敛了指责跟带有情绪的字眼,后还不忘祝福。但之后,我便毅然决然地删掉了对方的联络方式,取消了所有通信软件中的关注,周遭的人急忙劝和,说大家毕竟相识多年,吵完也就没事了,既然知道对方的个性就要尽力包容,朋友还是要当的。他们不解为何我的反应如此激烈,需要闹得这么大,还要摆明绝交的态度。
 
 在人际关系里老是被“包容”绑架,
 彼此不合适却一味忍受,
 就因为一句“我们是朋友”。
 
 我和那位朋友,并非次出国的糟糕旅伴,而是曾经的挚友跟室友,彼此有将近十年的情感基础,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整整四年。我们当初形影不离,去到任何场合都说好同进退,就连紧急电话都设置成对方的名字。后来因为房东涨租金才搬离了合租的房子,各自往理想的生活走去,之后再次聚首就是这趟跨年行。
 
 我淡淡地回复身边的人说:“你说的没错,朋友也是床头吵架床尾和,可是我不想要这个朋友了。”听起来仿佛很冷血,但在整趟旅途中,我们两人有几次激烈的争吵,他六亲不认地把我往死里骂,翻旧账不够还跨越底线,猛戳我的痛处。当时我选择了沉默并试着理性以对,是因为不想被情绪牵着走而失去判断能力。因为了解换来的伤害才是让人真正难过的地方。
 
 回国后的几个晚上,我的脑海里一直重复着同一个问题:“朋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后,我理出了答案,现阶段的我需要的是友情中那种坚不可摧的安心感,如果感受不到,表示这个人没有走进我的心里,不必强留,于是失和后不必再和好,这成为年过三十的我处理人际关系的洒脱态度。这期间来劝我的人也开始细数他的优点,例如幽默、直率和善良,试着软化僵局,可惜此刻我已经对这些话无动于衷了。
 
 不是我不要这个朋友,而是我不需要了。
 
 三十岁以前,我很迷信人脉,可能是还没有领悟到人际关系的真谛就莽撞地付诸行动,无比努力却只织了一张易破的网,禁不起风吹雨打,还得再花两倍、三倍,甚至更多的心力去修补破洞。直到这两年才发现,我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张网,而是一条坚固的绳索,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拉一把,而我能交出信任并用双手紧紧抓着它。
 
 岁月硬生生地把我们催熟,熟到我们不再因为害怕寂寞,害怕孤独而强迫自己社交,等到了该做人际减法的年纪,又明白交朋友是挑选,而不是收集。一周七天,除去白天工作的时间,还有周末跟五次晚餐的空闲,假日要留给兴趣跟学习,还要再扣掉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勉强剩余两次的饭局可供支配,当然要只留给想好好维系感情的朋友。
 
 在为数不多的交际时间里,我想要知道朋友近在忙什么,烦恼什么,男友女友、老公老婆、爸爸妈妈、大人小孩、小猫小狗好不好,大家的聊天内容大可以没什么“营养”,越简单越好,不需要用半生不熟的社交语言互相为难。
 
 可是当对方谈论着让人毫不在乎的话题,比如近跟哪个艺人走得很近,谁谁谁在追他,近又要被邀请去哪里玩,周末的电音派对要怎么弄到贵宾席的票等种种玩乐时,基于礼貌我通常还会顺着他们的话题聊,但是年纪渐长也就厌倦了忍受,这样的交流多一秒都是对自己的折磨,于是索性减少往来。虽然从前很要好,但现在的我早已脱离以往的生活状态,去追求其他层面的需求。至于那些曾经关系热烈,但此刻没有共同语言跟价值观的人,还是能淡就淡吧!
 
 我曾经念旧又敏感,身边的朋友一个都不想失去,但这两年,一有摩擦、争执,便决心不强留,心里反而轻松了许多。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珍贵的,我们应该好好经营现有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像只八爪章鱼般,需不需要的都想抓紧,应该让自己的“好”变得有价值,留给值得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