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230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48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658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347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449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347
 
 
 | 
         
          | 編輯推薦: |   
          | 1.全面性,本事介绍了餐厨垃圾处理的各种实用技术。 2.参考性强,本书从技术原理、工艺路线、重要设备、实际工程案例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有助于专业读者掌握。
 3.先进性,本书符合我国随餐饮行业日益发展而来的废物处理需求。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为主线,主要介绍了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与国内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应用现状,重点阐述了餐厨垃圾收集运输方法、预处理技术及设备、多种资源化方法以及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控制;同时对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从中提炼出目前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前沿,并介绍了工程应用实例。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可供从事餐厨垃圾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 關於作者: |   
          | 任连海,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博士。2006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系,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聂永丰教授,2006年10月-2008年9月 在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郝吉明院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SCI收录1篇,EI收录3篇,并有多篇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主编著作1部,参编2部。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北京市课题,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工程经验。 |  
         
          | 內容試閱: |   
          |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持续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餐饮行业日益繁荣,餐厨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快速增长。餐桌浪费现象严重,每年产生巨量的餐厨垃圾。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餐厨垃圾年产生量达6000万吨以上,如何处理如此巨量的餐厨垃圾,并形成可靠、有效、经济的餐厨垃圾处理模式成为困扰城市管理者的一道难题。 餐厨垃圾又称泔脚或泔水,其具有高含水率、高含油量、高有机质含量的特点,极易腐败变质,散发恶臭气体,引起强烈的社会公众反应。若餐厨垃圾收运或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成为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餐厨垃圾具有废物与资源的双重属性,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既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又需要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经过适当处理,餐厨垃圾能够成为制作动物饲料、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的重要原料。
 近年来我国政府愈加重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进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开展了一系列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城市试点工作,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7.5万吨/天。2019年,住建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知》,标志着垃圾分类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理论指导。学者与技术人员对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有关固体废物的理论书籍日渐全面,但专门针对餐厨垃圾资源化技术的书籍仍然欠缺,更缺乏介绍相关工程应用的书籍。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餐厨垃圾产生现状及特点、收运基本理论及体系、预处理技术、废油分离资源化技术、厌氧发酵技术、饲料化技术、肥料化技术、其他资源化技术以及处理过程中污染物控制技术,详细阐述了餐厨垃圾从产生到完成资源化处理过程中涉及的技术原理、工艺路线、重要设备以及相关工程实例。全书内容充实、系统且全面,满足餐厨垃圾处理人员、科研人员的需求,可为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为政府机关、社区工作者的决策起辅助作用,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生态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本书由王永京、李京霖、任连海著,其中第1~第7章由王永京著;第8章、第9章由李京霖著。另外,李京霖参与全书的资料收集及图形绘制,全书后由王永京修改定稿,任连海审核。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相关手册、书籍和文献,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此外,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2019YFC1906303、2019YFC1906000-4、2019YFD110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735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2010)的资助,以及北京工商大学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著者水平及撰写时间,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与疏漏之处,恳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著者
 2021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