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八段锦: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健康长寿之道
》
售價:NT$
203.0

《
中国国家历史(叁拾捌)
》
售價:NT$
347.0

《
战功图:艺术与皇权的交织(1762—1829)
》
售價:NT$
653.0

《
东方看世界·极简法国史
》
售價:NT$
255.0

《
凤凰台上(全2册)
》
售價:NT$
351.0

《
何谓好生活?——伦理学的回答(明德经典人文课)
》
售價:NT$
403.0

《
易学史(全三卷)
》
售價:NT$
908.0

《
黄帝内经精讲
》
售價:NT$
551.0
|
內容簡介: |
本书结合历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议题变迁和议程设置,划定艺术节品牌战略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期;引入文化战略理论,指出在文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环境下,各国艺术文化产业的竞争逐渐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转向文化品牌的竞争;继而从媒介技术革新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艺术品位引领与观众市场培育、演出行业跨界融合与业态更新等全球文化发展的现实情境切入,总结艺术节品牌战略创新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表达的基础;厘清艺术节未来中长期品牌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复合构建艺术节未来中长期品牌战略框架,提出艺术节品牌战略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常方舟,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公共文化研究室副研究员。2018年5—12月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节目交易部挂职。
|
目錄:
|
绪论
一、全球城市的节庆化与艺术节的综合功能
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探索历程与时代诉求
三、研究文献综述
章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发展历程
节 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
一、从无到有,互通有无
二、双边交流,推介经典
三、城市生活,区域营造
四、多元文化,差异表达
五、数字革新,互通共荣
第二节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品牌化活动实践及成效
一、主板演出
二、艺术节论坛
三、演出交易会
四、群文活动与“艺术天空”
五、艺术教育
六、“扶持青年艺术节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
第三节 对外交流与文化传播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国际国内艺术文化交流
二、推进长三角区域文化一体化进程
三、“一带一路”艺术节文化交流品牌建设
第二章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品牌战略调适的背景与挑战
节 艺术节品牌战略的历史回顾
一、义利并举,体用兼赅:艺术节品牌定位与城市文化功能体认
二、城市生活,区域营造:艺术节品牌拓展与城市文化体系构建
三、互通共荣,业态融合:艺术节品牌更新与城市文化形象推广
四、文化创新,面向全球:艺术节品牌提质与城市文化规划协同
第二节 艺术节品牌战略调适的情境分析
一、媒介技术革新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化
二、国内文化消费结构经历转型和升级
三、艺术品位引领与观众市场培育
四、创意阶层的崛起与文化艺术人才的争夺
五、文化政策制定及其协同作用
六、演出行业的跨界融合与业态更新
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世界主义困境
八、视觉艺术的回升与景观社会的同质化陷阱
第三节 艺术节品牌提质的瓶颈问题
一、艺术节市场化运作程度亟待深化
二、艺术节对社会游资的开发和引导不足
三、艺术节演出剧目的创演甄选标准有待调适
四、艺术节营销推广手段相对滞后
五、节庆赞助资源开发有待拓展
六、艺术节主要业务板块协调评估机制有待确立
七、艺术节传统板块的绩效评估标准亟待调整
八、艺术批评和项目反馈机制尚未建立
九、公众广泛参与意愿和观众市场培育程度不相匹配
十、对艺术节阶段性转型的思想认知不够到位
十一、开展艺术教育的渠道和作用需要拓展
十二、国内艺术文化发展的行业性制约因素
十三、国内演出市场成熟度不足
十四、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技术亟待更新
第三章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品牌战略框架和对策建议
节 艺术节品牌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一、使命与理念
二、观众与环境
三、机制与平台
四、政府与市场
五、策划与传播
第二节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长期品牌战略框架
一、绿色生态
二、组织合作
三、受众育成
四、数字技术
五、产业经济
六、多元文化
第三节 艺术节品牌战略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一、扩大社会效益
二、提升艺术效益
三、改善经济效益
四、引领节庆文化与演艺行业风向
第四章 全球文化城市视域下的艺术节
节 艺术节与城市文化消费
第二节 艺术节与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节 艺术节与文化旅游融合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