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永恒——商周时代的艺术
			》
 售價:HK$ 
			806
 
  《 
			幸福教室的密码:一位优秀班主任的行走与思考
			》
 售價:HK$ 
			306
 
  《 
			牙齿磨损 第3版
			》
 售價:HK$ 
			1520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653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500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459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454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65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科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便于中小学生了解孔子经历和思想,读了它,就懂了《论语》!既浅显好读,通俗易懂,又权威可靠,史料详实。
 ★插图美观、恰当。把讲述孔子生平事迹的明代木版画《圣迹图》配在相应故事当中,既形象生动,增加阅读趣味性,又给孩子绝佳的审美熏陶。
 ★对生僻字进行了注音,扫清阅读障碍,更适合孩子阅读。
 ★古今地名匹配,形象直观。孔子所生活年代的一些地名,为了让孩子能够直观了解其大体位置,本书括注了与今天相对应的地名,与目前的行政区划匹配。
 ★本书同时收录了李长之先生的《儒家之根本精神》《孔子与屈原》两篇学术论文,使孩子的阅读空间进一步延伸,便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孔子与儒家思想。
 ★对于原论文《儒家之根本精神》《孔子与屈原》中提到的一些外国先贤的名字,按照现在通用译名做了修改,消除阅读障碍,比如把“杜斯妥益夫斯基”改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本书内容与孩子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
 在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李长之先生写给青少年的一本通俗读物,将孔子一生的基本轮廓为我们勾画了出来。全书七万余字,却有着多达239条脚注,几十种引书,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本书有着一种叙事诗的味道,尽量客观地讲述了孔子的生活,但是作为批评家,李长之先生在讲述之余也会发表三言两语的评论,其中不乏精辟之言。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通俗读本,兼具严肃性与可读性,能够让孩子们把片段式的《论语》串珠成线,对《论语》及儒家思想有更深刻、更透彻的理解。 |  
         
          | 關於作者: |   
          | 李长之(1910—1978),中国现当代著名的诗人、文学批评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利津县(今东营市)人。才华横溢,文笔敏捷,曾创下一天写一万五千字的长文外加两篇杂感的写作纪录,亦因卓尔不群的批评精神历尽磨难,终生坎坷。 作品有诗集《夜宴》《星的颂歌》;批评专著《鲁迅批判》《批评精神》《梦雨集》《苦雾集》《迎中国的文艺复兴》;哲学和美学专著《西洋哲学史》《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古典文学研究《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韩愈》《司马迁的人格与风格》《李白》《陶渊明传论》《诗经试译》《中国文学史略稿》《孔子的故事》;外国文学研究《北欧文学》以及译文《歌德童话》《席勒》《德国的古典精神》《文艺史学与文艺科学》等。
 |  
         
          | 目錄: |   
          | 引子 / 001 一 没落的贵族和孤苦的幼年 / 005
 二 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 / 010
 三 在挫折中前进 / 013
 四 教育事业的开端 / 021
 五 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 025
 六 走向成熟的道路 / 030
 七 孔子在齐国政治活动的失败 / 032
 八 孔子在齐国的收获和影响 / 039
 九 孔子在混乱的鲁国中的寂寞 / 045
 一○ 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 / 049
 一一 从中都宰到司寇 / 055
 一二 孔子在外交上的胜利 / 058
 一三 孔子和鲁国贵族的斗争 / 062
 一四 孔子终于出走 / 066
 一五 在卫国受到监视 / 071
 一六 过匡城被拘留 / 074
 一七 到了晋国的边界上 / 078
 一八 仍然回到卫国——不愉快的三年 / 082
 一九 过宋国的时候遭到迫害 / 090
 二〇 孔子停留在陈国 / 093
 二一 孔子绝粮 / 097
 二二 孔子勾留在楚国的边缘 / 103
 二三 孔子再到卫国和归鲁 / 111
 二四 孔子归鲁后的政治言论和政治态度 / 116
 二五 专心从事教育工作 / 122
 二六 编写《春秋》 / 132
 二七 整理诗歌和音乐 / 137
 二八 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 150
 二九 孔子后的歌声 / 159
 后记 / 166
 附录 儒家之根本精神 / 173
 孔子与屈原 / 185
 |  
         
          | 內容試閱: |   
          | 孔子博学的名气越来越大,有很多人愿意把孩子送来给他做门徒。孔子后来曾说:“我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都有个主意了。”就在孔子三十岁左右吧,他有了批弟子。其中包括孔子后来的著名弟子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 孔子另一个著名弟子子路,也是属于这批门徒的。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开始接受孔子的教育时大约二十一二岁。子路那时喜欢把公鸡毛插在帽子上,把雄猪的皮装在宝剑上,为的是表示英武。他欺凌过孔子,但孔子雍容的态度终于折服了他,他于是诚心诚意地做了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一个坦白直爽、忠实可靠的人。他后来跟随孔子差不多有四十年,他是对孔子事业热心的支持者之一,同时也是和孔子没有师生距离的门徒之一。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多半是属于“士”这一社会阶层的。孔子是个把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普及给一般人的人。当时的社会条件也已经容许他这样做,并且要求他这样做。孔子曾说:“只要谁拿十条干肉来做入学礼,我没有不教他的。”自然,能备得起十条干肉的,绝不是穷的人,所以能够获得教育的人,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但是比起以往来,这就是个大进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