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售價:HK$
602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806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332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39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551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347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352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中国传统法制由秦汉至唐代的发展过程,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为重要的阶段。以杀人罪立法为切入点比较研究秦汉律与唐律在法律条文、法制精神、立法技术方面的异同,对于了解中华法系儒家化的发展轨迹与中国传统刑律的特质极为有效。《秦汉律与唐律杀人罪立法比较研究》一书以微观的视角分析了传统刑律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特质,并对传统刑律的概念、术语以及立法技术等问题做了细致的探讨;同时,对古今刑法理论中的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做了比较详细的辨析。本研究可供立法、司法等机构作为理论参考,尤其是为完善当下刑事立法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可供高校与科研院所作为教学参考材料与研究辅助资料。杀人罪及其立法在当代社会仍是一个关注度非常高的问题,中国古代也存在大量“社会影响”极大的杀人案件,当时的立法与司法如何解决这些案件对于现代社会无疑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
| 內容簡介: |
|
《秦汉律与唐律杀人罪立法比较研究》以睡虎地秦简、岳麓秦简、张家山汉简、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悬泉汉简等出土文献与《史记》《汉书》《后汉书》《旧唐书》《新唐书》《唐律疏议》等传世文献为主要材料,并结合宋元之后大量的律学著作,从杀人罪立法的具体类型、划分依据、科处刑罚与杀人罪的自首、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杀伤行为的保辜、杀人罪的赎刑、杀人行为的正当化事由等定罪量刑诸方面,以及杀人罪的“具体罪名”“罪名体系”等方面考察秦汉律与唐律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明清律中的相关内容,对于杀人罪立法在唐代之后的进一步演变及其趋势稍作描述。通过比较“纯本法家精神”的秦律、汉律(主要是汉初法律的内容)与“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的唐律在杀人罪法律条文、具体内容、指导思想方面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中华法系的特质与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过程。
|
| 關於作者: |
|
刘晓林,1981年生,山东潍坊人,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在《法学研究》《法学家》《清华法学》《政法论坛》《法律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全文转载、摘录十余篇。
|
| 目錄:
|
绪论
章 秦汉律中的牧杀、谋贼杀、谋盗杀与唐律中的谋杀
一、谋与谋杀的含义
(一)竹简秦汉律中的谋、谋遣与谋杀
(二)关于谋杀的人数
(三)关于谋杀的行为阶段
(四)关于谋杀罪名的独立性
二、谋杀的处罚
三、传统刑律中谋杀的发展趋势
四、小结
第二章 秦汉律中的贼杀与唐律中的故杀
一、传世文献中贼的含义与表述
……
第三章 秦汉律中的擅杀与唐律中的尊长故杀卑幼
第四章 秦汉律中的盗杀与唐律中的劫杀
第五章 秦汉律中的斗殴杀与唐律中的斗杀
第六章 秦汉律与唐律中的戏杀
第七章 秦汉律中的过失杀、过误杀与唐律中的误杀、过失杀
第八章 注释律学中的“六杀”与“七杀”
结语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正由梦想变为现实。然而,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奠定和确立民族复兴的牢固学术根基,乃当代中国学人之责。中国法律史学,追根溯源于数千年华夏法制文明,凝聚百余年来中外学人的智慧结晶,寻觅法治中国固有之经验,发掘传统中华法系之精髓,以弘扬近代中国优秀的法治文化,亦是当代中国探寻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中国法律史学的深入拓展可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镜鉴,并为部门法学研究在方法论上提供养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