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 內容簡介: |   
          | 《中学数学教学教程》为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开设的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类课程的教材,主要研究中学数学教学的规律性,以及如何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把握规律。 《中学数学教学教程》内容涉及到中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及其主要环节,也涉及到数学教学的内容及结构等课程领域的主要问题。《中学数学教学教程》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也重视对数学教学实践的研究,使学生通过认真学习《中学数学教学教程》,能够初步具备做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的基本本领。
 |  
         
          | 目錄: |   
          | 目录 章 数学的价值 1
 §1.1 数学是什么 1
 §1.2 数学的社会价值 3
 §1.3 数学的文化价值 5
 §1.4 数学的教育价值 8
 1.4.1 数学科学的实践价值 9
 1.4.2 数学科学的认识价值 10
 1.4.3 数学科学的德育价值 11
 1.4.4 数学科学的美学价值 12
 §1.5 数学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复习思考题 16
 第二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的 17
 §2.1 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 17
 2.1.1 中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 17
 2.1.2 数学学科的特点 18
 2.1.3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 20
 §2.2 中学数学教学目的分析 20
 2.2.1 初中和高中数学教学目的的分析与比较 20
 2.2.2 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剖析 22
 2.2.3 数学课堂教学目的 28
 复习思考题 30
 第三章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31
 §3.1 数学教学原则 31
 3.1.1 数学教学原则概述 31
 3.1.2 数学教学原则的内容和体系 31
 §3.2 数学教学过程基本要素分析 38
 3.2.1 学生 38
 3.2.2 教师 39
 3.2.3 数学教学内容 40
 §3.3 数学教学策略的选择 43
 3.3.1 数学教学方法及其选择 43
 3.3.2 数学教学手段及其选择 49
 3.3.3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51
 §3.4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导引 52
 3.4.1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3
 3.4.2 数学课外活动 55
 §3.5 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 56
 3.5.1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56
 3.5.2 确定数学课堂教学目的 57
 3.5.3 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58
 3.5.4 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设计教学的程序与结构 60
 3.5.5 形成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 62
 复习思考题 64
 第四章 数学教学技能 65
 §4.1 数学教学技能概述 65
 4.1.1 数学教学技能的含义 65
 4.1.2 微格教学 65
 §4.2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及其形成 66
 4.2.1 数学教学语言技能 66
 4.2.2 讲解技能 69
 4.2.3 导人技能 71
 4.2.4 板书板图技能 74
 4.2.5 提问技能 76
 4.2.6 变化技能 77
 复习思考题 79
 第五章 中学数学逻辑基础 80
 §5.1 概念 80
 5.1.1 概念的意义 80
 5.1.2 概念的定义 83
 5.1.3 概念的划分和分类 86
 §5.2 判断(命题) 87
 5.2.1 判断(命题)的意义与分类 87
 5.2.2 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91
 5.2.3 命题演算基础知识与应用 93
 §5.3 推理与证明 98
 5.3.1 逻辑规律 98
 5.3.2 推理 99
 5.3.3 证明 101
 复习思考题 105
 第六章 数学知识的学与教 106
 §6.1 数学概念的学与教 106
 6.1.1 数学概念的学习 106
 6.1.2 数学概念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8
 §6.2 数学命题的学与教 117
 6.2.1 数学命题的学习 118
 6.2.2 数学命题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19
 §6.3 数学技能的学与教 131
 6.3.1 数学技能的形成过程 131
 6.3.2 数学技能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32
 §6.4 数学解题过程与解题教学 136
 6.4.1 数学解题过程 136
 6.4.2 解题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43
 复习思考题 149
 第七章 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 152
 §7.1 思维和思维过程 152
 7.1.1 思维 152
 7.1.2 思维过程 153
 7.1.3 思维的特性 154
 §7.2 数学思维 155
 7.2.1 数学思维的内涵 155
 7.2.2 数学思维的结构 156
 §7.3 数学思维的品质及其培养 160
 7.3.1 数学思维的品质 160
 7.3.2 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建议 163
 §7.4 数学能力概述 168
 7.4.1 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意义 168
 7.4.2 数学能力结构 168
 §7.5 数学能力的培养 172
 7.5.1 数学一般能力的培养 173
 7.5.2 数学特殊能力的培养 175
 复习思考题 180
 第八章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 182
 §8.1 数学思想、方法的涵义与作用 182
 8.1.1 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 182
 8.1.2 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183
 §8.2 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层次与内容 188
 8.2.1 数学中使用的一般科学方法 188
 8.2.2 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94
 §8.3 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与教 205
 复习思考题 207
 第九章 数学教学评价 208
 §9.1 数学教学评价及其作用 208
 9.1.1 什么是数学教学评价 208
 9.1.2 数学教学评价的作用 208
 §9.2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209
 9.2.1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类型及其作用 209
 9.2.2 对学生学习测量试卷的评价 210
 §9.3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214
 9.3.1 教学评价的基本程序 215
 9.3.2 教学评价的指标系统及其权重 215
 9.3.3 教学评价的方法介绍 216
 复习思考题 219
 第十章 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 221
 §10.1 数学教师的素质 221
 10.1.1 思想道德素质 221
 10.1.2 科学文化素质 221
 10.1.3 能力素质 222
 §10.2 数学教学研究综述 222
 10.2.1 集体备课 223
 10.2.2 研究课 223
 10.2.3 专题研究 224
 §10.3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 225
 10.3.1 教育实验法 225
 10.3.2 调查研究法 227
 10.3.3 经验总结法 227
 10.3.4 统计法 228
 §10.4 数学教育论文的撰写 228
 10.4.1 数学教育论文的结构 228
 10.4.2 论文的撰写过程 229
 复习思考题 229
 第十一章 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31
 § 11.1 中学数学改革的基本动因 231
 §11.2 近代数学教育的改革 231
 11.2.1 培利-克莱因运动 231
 11.2.2 “新数”运动 234
 §11.3 当前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形势 236
 §11.4 数学教育展望 237
 复习思考题 238
 参考文献 2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