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305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 編輯推薦: |   
          | 本教材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取材新颖,凸显鲜明的船海特色结合船海领域的工程特点,以船舶航向控制系统为例探讨了恒值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设计;以船舶横摇减摇鳍控制系统为例阐述了控制系统的抗随机干扰性能的分析与设计;以船载稳定平台控制系统为例研究了随机信号输入下随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并分别对上述三个应用实例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分析与设计及MATLAB仿真,内容新颖,特色鲜明。2.层次化工程实例循序渐进,强化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在对控制系统建模、分析与设计等基本理论进行清晰阐释的同时,突出自动控制理论的工程背景,强化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每章配备三个层次的实际工程实例。层次,常见控制系统的工程实例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实际复杂控制系统的工程实例引领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详细过程;第三层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置系统的研究实例探讨了非典型输入信号下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与设计等基本方法。3. 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逻辑性强理论阐述深入浅出,利用浅显的文字叙述来加深读者对理论的理解;突出逻辑性,加强对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以及频域分析法之间联系的论述,使学生形成 |  
         
          | 內容簡介: |   
          |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理论经典部分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及应用,重点加强了对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阐述。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及校正与设计等;探讨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数法等非线性系统的基本分析法;详细讨论了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分析及数字校正等问题,并以船舶航向控制系统、船舶横摇减摇鳍控制系统、船载稳定平台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贯穿全书。 |  
         
          | 關於作者: |   
          | 刘胜,男,博士生导师,1996年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处长,2004年任自动化学院院长,2011年-2015年任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现任自动化学院自动化工程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教学团队负责人,教育部特色专业“自动化专业”负责人,教育部“船舶控制工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造船学会仪器仪表学委会副主任,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省教学团队“自动控制理论与系统”负责人,教育部“船舶控制工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教育工作者,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黑龙江省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自动化专业负责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副主任委员,《智能系统学报》编委,《电机与控制学报》编委。 指导博士研究生60余名,其中45名已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指导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其中80余名已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指导150余名本科生毕业论文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教改立项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8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9项,撰写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 |  
         
          | 目錄: |   
          | 绪论 1.1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1.2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组成
 1.3 反馈的含义及作用
 1.4 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举例
 1.5 自动控制系统类型
 1.6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7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8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况
 习题1
 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概述
 2.2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3 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
 2.4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和信号流图
 2.5 反馈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6 控制系统建模实例
 习题2
 3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城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3.7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实例
 习题3
 4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2 根轨迹的概略绘制
 4.3 系统性能的根轨迹法分析
 4.4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法分析实例
 习题4
 5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频率特性
 5.2 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5.3 频率域稳定性分析
 5.4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5.5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实例
 习题5
 6 线性系统的校正设计
 6.1 系统设计与校正的基本问题
 6.2 分析法校正
 6.3 根轨迹法校正
 6.4 综合法校正
 6.5 复合校正
 6.6 控制系统校正设计实例
 习题6
 7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7.1 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
 7.2 描述函数法
 7.3 相平面法
 7.4 利用非线性特性改善控制系统性能
 7.5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实例
 习题7
 8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8.1 引言
 8.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8.3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8.4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8.5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
 8.6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字校正
 8.7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实例
 习题8
 参老文献
 |  
         
          | 內容試閱: |   
          | 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城。自动控制技术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以传递函数为核心的经典控制理论,至今仍被成功地应用于控制工程领城。 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是专门研究有关自动控制系统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一门课程,是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理论课程。本书是作者在多年讲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经不断修改和完善,并结合从事多年自动控制领域的科研成果而完成的。内容涉及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城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校正设计、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以及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等。 本书以船海工程领域为背景,以教育部自动化特色专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船舶控制研究中心为平台,以省级教学名师牵头,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骨干成员为核心进行编写。从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人手,结合工程和生活中的实例,并将作者部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写入本书,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和学术性,从而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全书共分8章。 本书面向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适于作为开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材。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自动控制理论经典部分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及应用基础上,本书配备了多层次的自动控制系统工程实例。并以船舶航向控制系统、船舶横摇减摇鳍控制系统、船载稳定平台控制系统、机械臂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贯穿全书。 本书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取材新颖,面向新工科,凸显鲜明的船海工程特色。 以船舶航向控制系统为例探讨了恒值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设计,以船舶横摇减摇鳍控制系统为例阐述了控制系统的抗随机干扰性能的分析与设计,以船载稳定平台控制系统为例研究了随机信号输入下随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面向新工科以机械臂控制系统为例阐述针对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分析设计问题。教材内容新颖,特色鲜明。(2)层次化工程实例循序渐进,强化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 在对控制系统建模、分析与设计等基本理论进行清晰阐释的同时,突出自动控制理论的工程背景,强化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的联系。每章配备两个层次的实际工程实例。层次,常见控制系统的工程实例,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详细过程;第二层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置系统的研究实例,探讨了非典型输人信号下复杂系统的建模、分析与设计等基本方法。(3)理论阐述深人浅出,逻辑性强。 加强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增加了通用性的内容,理论阐述深入浅出,利用通俗易懂的叙述加深读者对理论的理解:突出逻辑性,加强对线性系统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以及频域分析法之间联系的论述,使学生形成对自动控制理论的整体认识:完整地给出了劳斯稳定判据和赫尔维茨稳定判据的证明过程。(4)配备立体化的学生自学与自我反馈资源体系。 设计了基本例题、实际工程实例以及多层次不同用途的课后习题,力求由浅人深、循序渐进和突出重点,构建出立体化的学生自学与自我反馈资源体系,同时给学生自学留有充分的空间,也为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创造了条件。配套习题集除了有传统习题的解题过程外,还有以下特点:解题思路,阐述习题的解题过程及其逻辑推理:解题过程,概念清晰、步骤完整、数据准确、附图齐全:把解题思路、解题过程串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给出教材课后习题的答案,在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上进行精练分析和引导,巩固所学,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