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254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1428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383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653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449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1520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755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从村镇发展变迁出发,在梳理了村镇发展历程和功能空间变迁的基础上,面向现代村镇各方面特征的异同,归纳现今村镇的发展模式,从而进一步明确村镇宜居性概念、分析村镇人居环境特点、构建村镇宜居性指标、形成村镇宜居性评价方法,并终对全国范围内的样本村落进行宜居性评价。
|
| 內容簡介: |
|
《村镇发展变迁与宜居性评价》从村镇发展变迁出发,在梳理了村镇发展历程和功能空间变迁的基础上,面向现代村镇各方面特征的异同,归纳现今村镇的发展模式,从而进一步明确村镇宜居性概念、分析村镇人居环境特点、构建村镇宜居性指标、形成村镇宜居性评价方法,并终对全国范围内的样本村落进行宜居性评价。全书共分为八章,其中章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第二章与第三章以文献梳理为基础,结合实际的案例村落调研,总结了国内外村镇发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村镇发展的变迁;第四至第七章利用北京大学2014-2015年进行的全国村镇调查数据,归纳了现今村镇发展模式、分析了现今村镇的人居环境特点,评价了其宜居性水平;第八章则总结归纳了全书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 關於作者: |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城镇化、城市与区域规划、人口迁移、城市土地利用等。
|
| 目錄:
|
章 绪论/1
一、研究背景与基本思路/1
二、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6
第二章 村镇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8
一、村镇发展研究进展/8
二、村镇规划的研究主题/12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村镇规划建设实践/15
第三章 中国村镇发展变迁/32
一、中国村镇发展的阶段性特征/32
二、中国村镇功能空间的演变过程与机制/38
三、中国村镇规划建设的演进历程/51
四、案例:村镇社区功能空间的演变/56
第四章 中国村庄现状特征/69
一、村庄区位与自然禀赋特征/71
二、村庄规模特征/80
三、农村人口特征/87
四、农村经济结构特征/92
五、用地结构特征/96
第五章 中国村庄的类型模式/102
一、研究背景与基本思路/102
二、村庄分类的指标体系/105
三、村庄分类结果/111
四、各类村庄的特点/118
第六章 中国乡村宜居环境特点/127
一、宜居的概念内涵/127
二、乡村宜居性的内涵与演变/131
三、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的主要特点/139
第七章 中国乡村宜居性评价/144
一、宜居性评价方法研究回顾/144
二、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46
三、村镇宜居性评价结果/156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176
参考文献/1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