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排爆组遭遇自旋(第165届直木奖得主佐藤究首次引进国内! 推理×科幻×怪物 )
》
售價:NT$
352.0

《
舌尖上的微生物:发酵的历史、食谱与创新
》
售價:NT$
806.0

《
认知行为疗法简易操作指南(原著第二版)
》
售價:NT$
449.0

《
分镜!成为漫画家的第一步
》
售價:NT$
500.0

《
永恒与时间:丸山真男思想史学的交响曲
》
售價:NT$
500.0

《
现代科学史(学术界和大众市场都难以超越的科学史范本,跨界科学家呕心沥血的倾情奉献)
》
售價:NT$
551.0

《
明末清初那些年
》
售價:NT$
296.0

《
亚洲文明(第二辑)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不读此书,你不会知道:海洋重器制造的背后发生了很多趣事;不读此书,你不会知道:过去,因为海洋科技的落后,我国受了哪些委屈;不读此书,你不会知道:原来我国在海洋船舶、卫星、极地科考等方面已位于世界前列;不读此书,你不会知道:那些海洋工作者付出了多少努力、牺牲才换来今天的局面;不读此书,你不会看到:关于海洋船舶、南北极科考站、海洋卫星的高清图片。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船舶为主线,主要介绍我国大洋、极地科考以及海洋卫星的发展历程,系统讲述了我国海洋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装备的发展历程、创新技术、科学原理、背后故事、重要成果等,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蓝色画卷,徐徐展开。看着这些海洋成果,看着我国海洋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海洋建设者们为了我国的海洋事业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他们令人钦佩,亦令人动容。
|
關於作者: |
作者赵建东系中国海洋报首席记者,曾驻足极地冰穹、深海大洋、钓鱼岛、南海及沿海各地。他是位登陆过我国长城、中山、昆仑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记者,撰写的南极考察图书《极至》成为认知南极的优选科普读物;他远赴马里亚纳海沟,见证和亲历了中国首台载人深潜器突破7000米的珍贵时刻,新闻通讯《马里亚纳海沟 “蛟龙”写传奇》获得中国新闻奖;他深入钓鱼岛、南海维权一线,生动真实地讲述了执法队员的维权故事。他采写的新闻稿件,拍摄的新闻图片获得全国大大小小30余项奖励,视频资料被中央电视台、深圳卫视等媒体多次采用,成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
|
目錄:
|
章 扬帆远洋
中国“向阳红”
迎接“向阳红”
一代“向阳红”
“天字一号”任务
“向阳红 09”历经风雨
“向阳红 14”船乘风破浪
首艘国产万吨级考察船
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成立
新时代“向阳红”开启新征程
“东征西战”的“向阳红 10”
新“向阳红”的新风采
新一代“向阳红”的环球科考
勇立潮头的“向阳红”系列
“大洋一号”风雨录
接船入列
进军三大洋
十年大洋行
新的“深海”“大洋”
老船新生
“深海”载“三龙”
“大洋号”全球行
第二章 两极利器
冰雪之地向阳红
法国之约
初探南极
崛起长城站
冰封“极地”
奋力建“中山”
两船征南极
“龙”行天下
迎接“雪龙”
一“龙”跨两极
“不可接近之极”
国际大救援
“双龙”探极
中国雄“鹰”
首架“雪鹰”入列
首飞中山站上空
“雪鹰 601”登上历史舞台
为什么需要固定翼飞机?
内陆试飞
跨越 1200 公里的着陆
第三章 九天瞰海洋
呼唤海洋卫星
海洋遥感提上日程
呼吁海洋卫星立项
系列卫星
首颗海洋卫星发射
米级到厘米级的跨越
“高分三号”填空白
“海洋一号 C”升空
走向国际
中法“混血”海洋卫星
在实践中跃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