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218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449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500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245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704
 
  《 
			40堂生死课
			》
 售價:HK$ 
			296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舜,以孝德闻名天下,身居二十四孝之首,继帝尧之后登上帝位,是传说中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本书就以舜帝传说为主要引线,辅之以其他地区的舜帝传说,力求呈现出不同时期、多个方面的舜帝形象,让大家在传说中结识上古舜帝,从信仰、习俗里感受大舜风采,到史书里、遗迹处瞻仰舜帝遗风,领悟舜帝文化精髓,为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尽应有之力。本书集趣味性、传奇性、学术性于一体,是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读物。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属于《山西神话传说丛书》,从舜帝的传说与故事、民俗信仰、历史文献、考古与古迹、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及意义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条理清晰、论证逻辑严密,表达自如流畅,对舜帝生平、舜帝陵、舜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等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一些疑义问题作了令人满意的解答,对舜帝的生平、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 |  
         
          | 關於作者: |   
          | 高忠严(1975—),男,汉族,山西新绛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现为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文艺学、区域民俗学、历史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目錄: |   
          | 一 神话传说 (一)舜帝家庭生活传说 … ……………………………………005
 重华诞生 … ………………………………………………005
 少年重华 … ………………………………………………008
 巧遇务成 … ………………………………………………009
 为母摘桃 … ………………………………………………011
 卧冰得鱼 … ………………………………………………012
 兄弟种麻 … ………………………………………………013
 历山开荒 … ………………………………………………015
 象耕鸟耘 … ………………………………………………017
 化解渔场纠纷 … …………………………………………018
 改进烧陶技术 … …………………………………………019
 娥皇、女英争大小 … ……………………………………020
 修檩危机 … ………………………………………………023
 浚井遭填 … ………………………………………………025
 家宴险情 … ………………………………………………026
 舐目复明 … ………………………………………………028
 (二)舜帝政治生活传说 … ……………………………031
 帝尧访贤 … ………………………………………………031
 重重考验 … ………………………………………………034
 巡狩四方 … ………………………………………………038
 严惩“四罪” … …………………………………………039
 放逐“四凶” … …………………………………………041
 荣登帝位 … ………………………………………………043
 善任百官与尧天舜日 … …………………………………044
 《韶乐》收三苗 … ………………………………………047
 择贤禅让 … ………………………………………………048
 南巡病逝 … ………………………………………………050
 (三)地方风物传说 … …………………………………053
 沽漯汤坡 … ………………………………………………053
 黑老鸹 … …………………………………………………054
 丹朱鸟 … …………………………………………………055
 错错鸟 … …………………………………………………057
 一线天 … …………………………………………………058
 舜王坪与耕犁沟 … ………………………………………059
 舜王庙 … …………………………………………………061
 虞舜神柏 … ………………………………………………062
 “ 宋家湾”是怎么来的 ……………………………………064
 女不汲泉 … ………………………………………………065
 斩龙台 … …………………………………………………066
 淘米甘泉 … ………………………………………………067
 “ 三锥疙瘩”和“皇姑幔”的传说… …………………068
 箫的诞生 … ………………………………………………069
 二 民俗与信仰
 (一)舜帝民俗信仰 … …………………………………073
 孝道信仰 … ………………………………………………073
 德行信仰 … ………………………………………………075
 文化文明信仰 … …………………………………………078
 祖神信仰 … ………………………………………………079
 (二)运城市舜帝信仰民俗活动 … ……………………081
 尧舜禹关四圣巡城庙会 … ………………………………082
 垣曲县舜王庙会 … ………………………………………084
 日常祭拜及其他民俗活动 … ……………………………085
 (三)洪洞县舜帝信仰民俗活动 … …………… ……087
 “ 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活动… ………………………087
 历山神立庙祭祀活动 … …………………………………090
 三 文献与古迹
 (一)文献 … ……………………………………………093
 身世主题 … ………………………………………………093
 家庭主题 … ………………………………………………095
 政治主题 … ………………………………………………098
 遗迹记载 … ………………………………………………100
 (二)古迹景观 … ………………………………………103
 运城市境内 … ……………………………………………103
 临汾市境内 … ……………………………………………107
 其他省市 … ………………………………………………108
 四 文化内涵
 (一)精神文化内核 … …………………………………111
 孝祖——孝文化 … ………………………………………111
 德圣——道德文化 … ……………………………………113
 帝善——德治天下 … ……………………………………114
 人师——以和为贵 … ……………………………………116
 舜帝传说与舜文化的当代价值 … ………………118
 参考文献 … ………………………………………………121
 |  
         
          | 內容試閱: |   
          | 历山开荒 青年时期的舜离开家门,独自走到历山脚下,看到山边有两条流向恰好相反的河,往南的人们把它叫作沩水,往北的叫作汭水。只见两水间土地平坦肥沃,非常适合耕种,于是他就选择在此开荒种地。舜每天都在田里辛勤耕作,锄草浇水,松土间苗,所以他的庄稼长势很好,附近种田的人都来参观,并向舜打听种好庄稼的诀窍。舜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解,人们见舜既谦虚友好又勤劳能干,都愿意和他交往,更有许多人直接搬过来与他做邻居,以便能亲眼观看他如何耕作如何收获。
 由于搬来的人越来越多,难免相互之间产生矛盾争执。争执多的,就集中于田界的问题。人们田地相连,有人说被侵占了田界,有人说被占了地头,再加上田地肥瘦不均,往往产生矛盾。争执不下,人们都来找舜评理,舜每次都把自己种熟了的土地让出一部分给被占地的人,自己再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开垦耕种。人们很不理解舜的这种做法,舜便详细地解释:想让地肥,多长庄稼,多花些力气就行了。为了一己私利而你争我抢,不仅占不到便宜,还会伤害到双方的感情。相反,如果大家各自让一步,争斗就再不会发生了,世道也就安定了。大家听后,都深表信服。在舜的影响下,人们都争着让起田界和好地来,在当地也逐渐形成了淳朴的民风。
 在舜优秀品德的感召下,居住在他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一年而所居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a。舜的威望也越来越大,大家有事都愿意找他来商量解决。由于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山下的土地已经不够用了,舜就把自己在山下的地让给别人,自己独身一人到历山顶上去开荒耕种。舜赶着牛和驴,驮着种子、农具,向历山顶上爬去。半路上他在一座山岭上坐下来休息,现在这座山岭被当地人称作“驴缰岭”。走了一会儿,人和牲畜又停下来休息,牛卧之处今称“卧牛场”。舜走过了十八盘,上了南天门,到达了山顶。
 山顶有很大一块平地,地里除了石头就是荒草。舜先把地里的石头一块一块搬到一边,一连搬了好几天才搬完,地边的石头放了有好几十亩,后来,人们把这片石头滩叫作“四十里滩”。舜把石头都搬完了,地边上还有很多树木和荆棘,他舍不得把它们都砍倒,就一棵一棵地往下按,使得这些树木都朝外斜着生长而不影响耕种。直到现在,历山舜王坪边上的树木荆棘还一直是向外边斜倒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