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突破平面Photoshop 2025设计与制作剖析
			》
 售價:HK$ 
			352
 
  《 
			如果未来可以被编辑 关于基因编辑的技术、哲学和艺术悖论
			》
 售價:HK$ 
			301
 
  《 
			数字芯片后端设计基础与实践(微课版)
			》
 售價:HK$ 
			305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 編輯推薦: |   
          | 钱茂伟所著的《史学通论(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优秀教材)》的修订,基本原则是简明扼要,学生好用。选用理论概括比较到位、通俗好理解的句子。而不断地思考时代的需求、学生的要求,不断地进行理论的思考、实践的检验。本书既可成为历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史学概论”课教材,也可让普通人对历史学有一全面的理解,引导新时代的公民来学习历史。 |  
         
          | 內容簡介: |   
          | 钱茂伟所著的《史学通论(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优秀教材)》是一部根据通识教育理念建构出来的、适合2l世纪公民历史素质培育的读本。全书体系由历史与历史学、历史书写、历史认知、历史运用类型四大板块组成,共15章。本书兼大历史与小历史,突出小历史书写的时代意义,力图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其核心宗旨所在。《史学通论(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优秀教材)》图文并茂,简明扼要,既可成为历史专业、人文教育专业“史学概论”课教材,也可让普通人对历史学有一全面的理解,引导新时代的公民来学习历史。 |  
         
          | 關於作者: |   
          | 钱茂伟 历史学博士,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史学史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宁波市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宁波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带头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浙江历史文化、明清史研究。发表专业论文近200篇.出版著作多本。 个人著作:
 《王应麟与中国传统学术形态嬗变》(2011)
 《王应麟学术评传》(2011)
 《中国传统史学的范型嬗变》(2010)
 《宁波历史与传统文化》(2007)
 《姚江书院派研究》(2005)
 《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2004)
 《明代史学的历程》(2003)
 《明代史学编年考》(2000)
 《浙东学术史话》(1999)
 《浙东史学研究述评》(2009,与人合著)
 《宁波通史·元明卷》(2009,与毛阳光合著)
 《一诺九鼎——朱葆三传》(2008,与应芳舟合著)
 《遗民史家谈迁传》(2006,与柴伟梁舍著)
 《民族精神的华章:史学与传统文化》(2004,与王东合著)
 《浙东学术史》(1993,副主编)
 《皇明通纪》(2008,标点整理)
 |  
         
          | 目錄: |   
          | 章 时代呼唤公民历史素质培育读本 节 史学概论的理念与体系嬗变
 第二节 应重视历史认知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 本教材设计理念与体系安排
 第二章 被描述的客观历史
 节 人类的活动过程即历史
 第二节 历史是画上句号的过去
 第三节 史学是永无止境的远航
 第三章 历史记忆是不存在的存在
 节 历史记忆的普遍性
 第二节 历史记忆保存形式
 第三节 历史记忆的可靠性
 第四章 大家来做口述历史
 节 口述史特征与优缺点
 第二节 口述史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民间口述历史的主题
 第四节 口述史的流程与规范
 第五章 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小历史
 节 什么是小历史书写
 第二节 何以要书写小历史
 第三节 如何书写小历史
 第六章 转型中的大历史书写
 节 国家史书写
 第二节 全球史书写
 第七章 历史研究的时空视野
 节 历史研究的时间视野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空间视野
 第八章 与历史持续的对话
 节 历史的理解
 第二节 历史的诠释
 第九章 被建构的历史图像
 节 历史叙述与历史的再现
 第二节 历史建构的要素与模式
 第三节 历史表述的风格及创新
 第十章 与史学文本的对话
 节 史学评论的存在理由
 第二节 史学评论标准与性质
 第三节 对话型史学评论原则
 第十一章 人类离不开历史学
 节 历史学有什么用
 第二节 历史学该怎么用
 第三节 习史的宏观意义
 第四节 习史的人生意义
 第十二章 历史的人文解读
 节 大众时代的史学转型
 第二节 历史知识的社会传播
 第三节 历史写作迎来粉丝时代
 第四节 通俗史学的问题及对策
 第十三章 历史的专业研究
 节 专题研究的必要
 第二节 历史研究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研究的工具
 第四节 现代史学的方法
 第十四章 历史的哲学思考
 节 西方历史哲学探索传统
 第二节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规律
 第三节 由历史哲学到史学哲学
 第十五章 历史从业者的素养
 节 历史研究工作者的素养
 第二节 历史教育工作者的素养
 第三节 通俗史学工作者的素养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