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806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332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39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551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347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352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50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352
			 
			 
	
 
      | 
     
      
      
      
      
         
          | 內容簡介: | 
         
         
          |  
            主要包括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关于证据、证明以及证据规则等内容的具体规定,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证据法学的系统讲授,让学生识记证据法学的基本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分析证据法学的理念与前沿问题,并进一步使得学生具备处理现实案件的初步能力,为从事相关诉讼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 
         
       
      
      
      
         
          | 關於作者: | 
         
         
          |  
            200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为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 性别平等法、反家庭暴力法等。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 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刑事诉讼 法学研究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秘书,宁夏、深圳等性别平等评估委员会专家委 员。韩国刑事政策研究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访问学者。 独著 《美国辩诉交易研究》 《论有效辩护权》及合著十余部,在 《中国法学》 《法学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70篇,获得全国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 奖著作类一等奖 (2019年)、三等奖 (2009年)、论文类三等奖 (2014年),教育 部法硕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012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认罪 认罚处理机制研究”、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 “司法鉴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等,参 加中央政法委、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重大科研项目。
           | 
         
       
      
      
      
         
          | 目錄: 
           | 
         
         
           
            章证据法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证据的基本特征 
 节证据基本特征的两性说、三性说、四性说
 第二节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第三节关联性与可采性
 第三章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
 节刑事证据概论
 第二节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
 第三节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
 第四节刑事证明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第六节刑事诉讼证明对象
 第七节刑事诉讼证明责任
 第八节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九节刑事证据规则
 第四章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 
 节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
 第二节民事证据的理论分类
 第三节民事诉讼证明对象
 第四节民事诉讼证明责任
 第五节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六节民事诉讼证明程序
 第五章行政诉讼证据与证明
 节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与种类
 第二节行政诉讼证明责任
 第三节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第四节行政诉讼证明程序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对于证据的概念,有三种理解。种理解是 “根据说”,即证据是认定案件 事实的根据。例如,2018年 《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3款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 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又如,2017年 《民事诉讼法》第63条第2款规 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再如,2017年 《行政诉讼 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 据。”第二种理解是 “事实说”,即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事实。例如,1979年 《刑事诉讼法》第31条第1款和1996年 《刑事诉讼法》第42条第1款规定:“证明 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第三种理解是 “材料说”,即证据是认定案 件事实的材料。例如,2012年 《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1款和2018年 《刑事诉讼 法》第50条第1款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