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售價:NT$
602.0

《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售價:NT$
357.0

《
盆底觉醒
》
售價:NT$
403.0

《
作业治疗经典模式及实践应用
》
售價:NT$
500.0

《
信用债投资笔记:交易策略+基本面分析
》
售價:NT$
449.0

《
神秘欢娱:人与香烟500年
》
售價:NT$
505.0

《
口腔修复学精要(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口腔医学译著
》
售價:NT$
857.0

《
宠物驯养技术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语言态度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对英语多元变体保持开放,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全球不同群体的人交流,是这一能力的体现。我国英语教育长期以来以英美“本族语者”变体为中心,学习者的语言态度也相对保守,这与全球化的大背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国上升的国际地位不匹配。近年来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纳入高校英语教育目标,不过将语言态度与这一能力联系起来的研究还很少。本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兼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
內容簡介: |
《中国英语使用者语言态度与认同——基于国际活动跨文化志愿者的考察》在全球化背景下考察中国英语使用者的语言态度和身份认同,探索如何将语言态度纳入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文献综述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理想二语认同从本族语者的“忠实模仿者”向“对话的交流者”转变的趋势。在此视角观照下,采用量与质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跨文化志愿者在四次大型国际活动前后对不同英语变体的态度。志愿者的语言态度整体偏向保守,其评价排序为英美“标准”英语居首,本土英语其次,其他英语居后。其主导认同为英美英语“忠实的模仿者”,且活动后变化不大。与此同时,部分人表现出多元语言文化意识,活动后的语言态度有改变,“正规的发言者”二语认同有所加强,“对话的交流者”开始出现。在调查基础上,研究者尝试在大学生英语课堂上探索语言态度教育,分享了初步成果和挑战,总结了语言态度和身份认同转变的几种模式,对未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出了建议。
|
關於作者: |
高一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外语教育。
|
目錄:
|
序言1
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文献综述
1.3研究问题
1.4研究方法
1.5全书结构
第二章北京奥运篇
2.1奥运篇引言
2.2奥运前、后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与身份认同
2.3奥运志愿者口号变化与身份认同建构:民族志个案
2.4奥运篇小结
第三章上海世博篇
3.1世博篇引言
3.2世博前、后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与身份认同
3.3两年后的回访:世博文化实践对志愿者的持续影响
3.4世博篇小结
第四章广州亚运篇
4.1亚运篇引言
4.2亚运志愿者和非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
4.3对世界英语变体的交际意愿
4.4亚运篇小结
第五章深圳大运篇
5.1大运篇引言
5.2大运前、后学生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
5.3教师与学生志愿者的语言态度比较
5.4大运篇小结
第六章四地整合篇
6.1四地整合篇引言
6.2活动前、后大学生志愿者对世界英语变体的识别率
6.3活动前、后大学生志愿者对世界英语变体的态度
6.4四地整合篇小结
第七章教育探索篇
——语言态度的觉察、解构与重构
7.1语言态度教育的目标及理论依据
7.2研究问题与方法
7.3语言态度教育的教学步骤
7.4语言态度教育的效果与挑战
7.5教育探索篇小结
第八章结论
——从“忠实的模仿者”到“对话的交流者”之路
8.1现状:“忠实模仿者”的主导认同
8.2现状的改变:培养“对话的交流者”
8.3对未来的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