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347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352
 
  《 
			红帆船
			》
 售價:HK$ 
			290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194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403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HK$ 
			449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235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367
 
 
 | 
         
          | 內容簡介: |   
          | 环境岩土工程学是岩土工程学与环境工程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紧密交叉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本书详细介绍了环境岩土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容纳、集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环境岩土工程学领域的发展和技术水平。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工程性质及其污染形式、污染物在土中的污染运移模型、填埋场场地勘察与评价、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计算、放射性有害废料的处置、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自然界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固体废弃物利用研究、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污染场地修复和阻隔技术、微生物技术改良土壤等,并配有与每章内容对应的思政主题。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和相关专业高校师生的参考书。
 |  
         
          | 目錄: |   
          | 1绪论· 11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
 12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基本概念/
 13环境岩土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分类/
 14环境岩土工程学的研究现状/
 课程思政:筑牢环保意识理念造福人类/
 2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工程性质及其污染形式·
 2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和分类/
 22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工程性质/
 23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形式/
 课程思政:宣传环保爱国爱家/
 3污染物在土中的污染运移模型·
 31饱和卜潜ズ屯敛闼流运移模型/
 32吸附作用/
 33饱和卜潜ズ屯敛闳苤是ㄒ颇P/
 34多孔介质污染物运移模型/
 35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36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
 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如盐在水/
 4填埋场场地勘察与评价·
 41填埋场的选择与勘察/
 42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
 43污染土的检测与监测/
 44填埋场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
 课程思政: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5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计算·
 51概述/
 52防渗衬垫系统的设计/
 53淋洗液收集和排放系统的设计/
 54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
 55填埋场封顶系统的设计/
 56填埋场边坡稳定分析/
 57卫生填埋中的沉降计算/
 课程思政: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6放射性有害废料的处置·
 61放射性废弃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62放射性废水的管理/
 63浅地层处置/
 64高放射性废弃物深地质处置/
 65高放射性废弃物处置库选址及其标准/
 课程思政:勇于担当攻难克坚/
 7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71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2基坑开挖造成地面移动或失稳/
 73软土隧道推进时的地面移动/
 74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75采空区地面变形与地面塌陷/
 课程思政:传播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
 8自然界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81洪水泛滥/
 82区域性的滑坡及泥石流/
 83地震灾害/
 84火山/
 85水土整治/
 86盐渍土及土壤盐渍化/
 87废弃矿山恢复治理/
 88海岸灾害及岸坡保护/
 89海平面上升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课程思政:为强国梦发奋努力/
 9固体废弃物利用研究·
 91概述/
 92粉煤灰的利用/
 93煤矸石的利用/
 94炉渣的利用/
 95电石渣在道路工程的应用案例/
 课程思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0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101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02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03地下水的污染及联合修复/
 课程思政:共享绿水青山/
 11污染场地修复和阻隔技术·
 111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与风险评估/
 112污染场地土固化/稳定化技术/
 113污染场地土体气相抽提技术/
 114污染场地原位曝气技术/
 115污染场地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
 116污染场地竖向阻隔技术/
 课程思政:和谐面貌绿色生活/
 12微生物技术改良土壤·
 121微生物反应过程/
 122微生物矿化改良土壤/
 123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
 课程思政:跨界学习交融创新/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使自然资源受到损失,美丽家园环境受损,从而造成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危害,保护环境的任务日趋严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指导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也为环境岩土工程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环境岩土工程学是岩土工程学与环境工程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紧密结合、交叉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术分支,它应用岩土工程学的方法、技术,同时融合环境工程、生命科学等方法与技术,为恢复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环境服务。环境岩土工程学涉及两大类问题:一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问题,其动因以自然力为主,如地震、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土壤退化、沙漠化、沙尘暴、海啸等自然灾害;二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生活、生产和工程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其动因是人类自身,如城市建设、工业、商业和生活垃圾,废水、废液、废渣、化肥、化学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的危害,工程建设活动产生的挤土、振动、噪声等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基坑开挖时降水、边坡位移,地下隧道掘进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 2005年作者主编了《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一书,经历了16个春秋,考虑到学科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有必要进行修订和补充。我们在修订的过程中,注重全书系统性的同时吸收了同行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技术成果的更新,以及环境岩土遇到的新问题,对全书进行了完善。全书共分为12章:第1章绪论,第2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工程性质及其污染形式,第3章污染物在土中的污染运移模型,第4章填埋场场地勘察与评价,第5章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计算,第6章放射性有害废料的处置,第7章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第8章自然界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第9章固体废弃物利用研究,第10章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第11章污染场地修复和阻隔技术,第12章微生物技术改良土壤。根据每章教学内容不同,分别配有对应的思政主题,便于教师思政教学和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生价值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