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1616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254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357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449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449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296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301
 
 
 | 
         
          | 內容簡介: |   
          | 《大学生常用应用文写作教程》首章是应用文的认知,主要介绍应用文与文学作品、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不同,以及应用文的特点、种类等内容。第二章是党政机关公文,选择了“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6个文种。第三章是事务性文书,选择了“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述职报告、会议记录、消息”6个文种。第四章、第五章是礼仪类文书和求职类文书,选择了“感谢信、慰问信、请柬”“求职信、简历、竞聘演讲稿”6个文种。第六章是论文类文书,选择了“开题报告、学术论文”2个文种,作为基础增加了“论文选题”项目。 |  
         
          | 目錄: |   
          | 基于学生本位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设想(代绪论) 第1章 应用文的认知
 节 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
 第二节 应用写作与应用文
 第三节 应用文的特点与种类
 第四节 应用文的主旨、材料、语言
 第2章 党政机关公文
 节 党政机关公文概述
 第二节 通告
 第三节 通知
 第四节 通报
 第五节 报告
 第六节 请示
 第七节 函
 第3章 事务性文书
 节 事务性文书概述
 第二节 计划
 第三节 总结
 第四节 调查报告
 第五节 述职报告
 第六节 会议记录
 第七节 消息
 第4章 礼仪类文书
 节 感谢信
 第二节 慰问信
 第三节 请柬
 第5章 求职类文书
 节 求职信
 第二节 简历
 第三节 竞聘演讲稿
 第6章 论文类文书
 节 论文选题
 第二节 开题报告
 第三节 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一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附录二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 写作行为需要将纷繁的材料、凌乱的思想,经过反复的取舍、梳理逻辑、确定思路、安排结构,后以文字的形式进行线性的表达,是对作者材料占有多少、主题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合理、主次是否突出、文字是否简洁、目的是否明确等全方面的考验。 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低。在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两种写作类型里,学生普遍对应用写作的兴趣更低。然而,尽管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呈现下降的趋势,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还是越来越得到各类组织的重视,成为重要选拔性考试和用人单位的考核内容。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界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关注点在于此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而忽略了强调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的重要性。为此,我们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了“按阶段、设版块、分层次”的思路,来将课程重要性问题切实落地。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围绕大学生需求进行内容取舍。本书删减了大量与大学生关联度不高的文种,按照学生当前需求、未来需求进行内容取舍,实现了文种与大学生需求的紧密关联。
 二是结合大学生需求进行难易度设计。针对不同文种的多种写法,本书将难易度定位为“使大学生掌握常用文种的常规写法”,在避免当前多数教材体大不周缺陷的同时,满足学生当前学业所需和未来职业发展需求。
 三是符合多数学校课程教学安排。本书的编写针对市面当前教材多内容驳杂、体例过大的问题,参照高校普遍的30~48课时教学量规定,进行内容、难易度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结构安排如下:章是应用文的认知,主要介绍应用文与文学作品、应用写作与文学写作的不同,以及应用文的特点、种类等内容。第二章是党政机关公文,选择了“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6个文种。第三章是事务性文书,选择了“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述职报告、会议记录、消息”6个文种。第四章、第五章是礼仪类文书和求职类文书,选择了“感谢信、慰问信、请柬”“求职信、简历、竞聘演讲稿”6个文种。第六章是论文类文书,选择了“开题报告、学术论文”2个文种,作为基础增加了“论文选题”项目。
 本书由重庆文理学院王荣珍、张雪、周杰主编。具体分工为:王荣珍负责编写前言、绪论和第二、六章,张雪负责第三、五章,周杰负责、四章。在本书的材料整理、案例搜集、文字校对等方面,陈明媚、周清林、张红玲、李思琪、姜海露、龙雨几位同学提供了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本书还存在疏漏、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