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356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995
 
 
 | 
         
          | 內容簡介: |   
          |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在编写的过程中,按照“以史为纲,兼顾重点作品鉴赏”的思路,有意识地弱化文学史的概述,强化对重点作品的赏析和解读。所选的作品都是各个历史时期具有**性的经典文本。在解读作品时,也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尺度,对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现象、文学流派等进行评价。同时,也注意吸收学术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对文本进行多元化阐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其评论作品的能力。 无论是文学史的概述还是文学作品的赏析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一以贯之地突出课程思政“以德育人”的功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 目錄: |   
          | 编 现代文学的发生期(1917-1927) 章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节 20世纪20年代文学思潮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 五四文学革命
 第四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
 第五节 与封建旧文学的激战
 第六节 文学革命的实绩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
 节 鲁迅思想发展与创作情况
 第二节 《呐喊》和《彷徨》
 第三节 《野草》和《朝花夕拾》
 第四节 感应时代的杂文
 第三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郭沫若
 节 开一代诗风的《女神》
 第二节 现代自由体诗歌典范《凤凰涅槃》
 第三节 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
 第四章 为人生派的文学
 节 冰心的创作
 第二节 叶圣陶的创作
 第三节 乡土小说的兴起
 第四节 朱自清的散文
 第五章 主观抒情派的文学
 节 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
 第二节 郁达夫的散文
 第三节 庐隐及其小说《海滨故人》
 第六章 现代诗歌的尝试与探索
 节 现代自由体诗歌的尝试
 第二节 新月诗派及其新格律诗
 第三节 李金发与象征诗派
 第四节 蒋光慈与普罗诗派
 第七章 现代戏剧的倡导与诞生
 节 现代戏剧的兴起
 第二节 田汉的独幕悲剧《获虎之夜》
 第三节 丁西林的独幕戏剧《压迫》
 第四节 洪深的“社会问题剧”《赵阎王》
 第二编 现代文学的繁荣期(1927-1937)
 第八章 20世纪30年代文学思潮与运动
 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
 第二节 “左联”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节 文艺思想的论争
 第九章 现代小说的繁荣
 节 左翼新秀的创作
 第二节 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
 第三节 巴金的家族系列小说
 第四节 老舍的市民小说
 第五节 京派与海派
 第十章 现代诗歌的多样化走向
 节 政治抒情诗歌
 第二节 现实主义诗歌
 第三节 现代派诗歌
 第十一章 现代散文的兴盛
 节 鲁迅的30年代杂文
 第二节 瞿秋白的杂文
 第三节 何其芳的散文
 第四节 林语堂的散文
 第五节 夏衍、宋之的的报告文学
 第十二章 现代戏剧的成熟
 节 左翼戏剧运动
 第二节 曹禺和他的“生命三部曲”
 第三节 洪深的《农村三部曲》
 第四节 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
 第三编 现代文学的发展期(1937-1949)
 第四编 十七年时期文学(1949-1966)
 第五编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1966-1976)
 第六编 新时期文学(1976-2000)
 |  
         
          | 內容試閱: |   
          | 编写《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是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在完成陕西省高职院校“双高”建设项目时规划的子项任务之一,该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文科类专业学生学习。 目前理论界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主要是两分法,即以1949年7月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文代会”)为界,将20世纪的中国文学划分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两个部分,依据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相关论述。近百年的文学发展虽然在前后时段和不同层面上确实存在矛盾与反差,但它们都是追求现代性理想的文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具有深层次延续性的整体。
 “现代文学”以1917年《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为开端,至1949年7月次文代会在北京的召开。它直接承接了清朝末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发起的文学改良运动,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文学形式、内容、情感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文学,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文学,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创造是文学现代化的重要特点,与20世纪中国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文学的现代化”受到了西欧、北欧地区和苏联、日本等国家文学的深刻启示与影响。同时,现代文学并没有完全割裂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在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变革与改造中,探索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之路。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文学是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张力中发展的。现代作家为此展开了持续的论争,做了大量的艺术探索与实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
 当代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延续和创新,是“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发展到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以后所产生的文学现象和文学过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已转变为“社会主义”,文学也从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学转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具有与社会生活实践保持同步探索的性质。《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所选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截至2001年第七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前夕。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语言运用方面,确立了现代汉语的美学规范。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们必须教学生们研读、赏析现代语言艺术大师们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还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知识分子的梦想史、奋斗史和血泪史。知识分子自觉地以中华民族精神启蒙与国民性格重塑为重要使命,以文学的方式参与对这个时代的重铸和改造工作。通过阅读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探索中国人从屈辱麻木到追求自信再到回归自信的曲折历程,找回文化自信,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在源远流长的民族记忆和圆融大气的中国智慧中找回民族之“根”,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艺走向繁荣之路。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论》在编写的过程中,按照“以史为纲,兼顾重点作品鉴赏”的思路,有意识地弱化文学史的概述,强化对重点作品的赏析和解读。所选的作品都是各个历史时期具有独创性的经典文本。在解读作品时,也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尺度,对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现象、文学流派等进行评价。同时,也注意吸收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文本进行多元化阐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其评论作品的能力。无论是文学史的概述还是文学作品的赏析解读,该教材一以贯之地突出课程思政“以德育人”的功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