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1616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254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357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449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449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296
 
 
 | 
         
          | 內容簡介: |   
          | 《东亚糖业史研究》以学术史回顾的方式对历史时期的中国糖业进行了论述,将行业史与区域史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将糖业置于整个东亚这个宏观区域中进行考察,既梳理了东亚糖业变迁及重构的历史过程,又清晰地展现了近代以前东亚糖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此外,《东亚糖业史研究》还从三个方面重点讨论东亚糖业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加深了学术界对近代东亚新秩序、新格局形成的认识。 |  
         
          | 目錄: |   
          | 目录 引言:20世纪以来近代东亚糖业史的研究 1
 章 困境与出路:中国糖业史研究的新开拓 7
 节 古代糖业史研究中尚无定论的“棘手”问题 9
 第二节 近代糖业史研究中的同质化倾向 12
 一、中国甘蔗糖业危机问题 12
 二、中国糖品贸易问题 13
 第三节 中国糖品价格变动问题的认识误区 14
 第四节 东西方对糖品消费扩张动力的迥异认知 19
 第五节 新资料、新视角、新领域:拓展中国糖业史研究 22
 一、新资料的挖掘 22
 二、新视角的转换 25
 三、新领域的拓展 26
 四、新动向的关注 29
 第二章 历史时期的中国糖品消费 41
 节 历史时期的中国对甜味的认知及获得 42
 第二节 药物类书中所见糖品之药用 44
 第三节 糖品之供给上层社会群体消费 48
 第四节 转折时期:清代中期以后糖品消费的大扩张 52
 小结:重视历史时期糖品消费的内在价值 57
 第三章 明清时期的中国糖业经济 59
 节 从名贵植物到经济作物 59
 第二节 制糖技术革命—《天工开物》 64
 第三节 东亚蔗糖的故乡—福建 69
 第四节 中国糖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71
 小结:中国糖业经济发展中的“明清变革” 74
 第四章 旧格局的解体:近代中国甘蔗糖业的式微 78
 节 蔗糖产地的糖业生产危机 79
 第二节 外糖行销中国港口城市 83
 一、外糖输入数量及分布 83
 二、糖业发展走势 96
 第三节 中国市场上的糖品竞争日益激烈 100
 一、20世纪前十年的中国东北市场 100
 二、20世纪20年代的中部及南部中国市场 101
 三、20世纪30年代中国市场上的日本糖品销售及外糖竞争 102
 第四节 从甘蔗糖品生产及输出大国到纯进口大国 104
 小结:危机并存的中国甘蔗糖业 106
 第五章 爪哇糖业与东亚糖业格局变迁 109
 节 近代爪哇糖业的快速发展 110
 第二节 爪哇糖业与日本精制糖业的发展 117
 一、爪哇糖业与日据时期台湾甘蔗种植 118
 二、爪哇原料糖与日本本部精制糖业 120
 第三节 爪哇糖业与中国甘蔗糖业的发展 124
 一、爪哇糖品与中国糖品市场 125
 二、爪哇蔗种与中国甘蔗种植 128
 第四节 爪哇糖业在近代东亚糖业格局变动中扮演的角色 131
 一、爪哇糖业推动了东亚区域之间的糖品流动,并迎合了东亚市场上兴起的精制糖消费主张 132
 二、爪哇糖品涌入东亚市场,加剧了东亚市场上糖业主体之间的竞争 133
 三、爪哇优良蔗种及蔗作技术引进东亚,影响了中国的甘蔗种植 135
 四、爪哇糖品分类标准成为在采用糖品旋光度验糖标准之前东亚糖品税收的统一标准 137
 小结:重视东亚区域之间的糖品流动 140
 第六章 香港糖业与近代东亚机器制造糖业发展 143
 节 近代以来东亚精制糖消费主张兴起 144
 第二节 怡和集团所属的中国制糖公司 148
 第三节 太古集团成立太古车糖公司 164
 第四节 1884—1925年:太古洋行在东亚市场上的糖品营销 167
 第五节 1926—1933年:东亚市场营销策略的调整及东南亚、南亚市场的开拓 170
 一、太古洋行调整东亚市场上的营销策略 171
 二、关于直接对接糖品营销商人的讨论 171
 三、从现货仓库交易制度到期货交易制度 172
 四、拓展东南亚、南亚的糖品销售市场 174
 第六节 1934—1941年:太古洋行尝试与日本合作及开拓中东、非洲市场 180
 一、太古洋行向日本糖商寻求竞争性合作 181
 二、取消买办莫氏家族的代理权,推行经理人负责制度 182
 三、开拓中东市场 183
 四、拓展非洲市场 184
 小结:怡和、太古引领了东亚精制糖消费的新时尚 187
 第七章 日本糖业在东亚市场上的开拓与竞争 189
 节 日本本土精制糖业的发展 190
 第二节 日据时期台湾糖业的发展 191
 第三节 日糖在中国市场上的开拓及竞争 195
 一、从日俄战争到次世界大战(1904—1914年) 195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糖业竞争(1914—1918年) 199
 三、从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1919—1929年) 201
 四、从世界经济大危机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0—1937年) 204
 第四节 日糖拓殖与中国糖业发展 207
 一、中国糖品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 208
 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糖业近代转型的进程 209
 第五节 日糖拓殖与中国政府及糖业界的抗争 212
 小结:日本糖业成为东亚糖业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217
 第八章 东亚高寒纬度上的甜菜糖业崛起及发展 220
 节 近代以来“甘菜二糖”竞争性发展 222
 第二节 日本甜菜糖业的起步及发展 229
 第三节 朝鲜甜菜糖业的兴起 234
 第四节 中国东北地区甜菜糖业的崛起 237
 一、南满地区的甜菜种植及制糖事业 238
 二、北满地区的甜菜种植及制糖事业 240
 第五节 作为新兴经济产业的东亚甜菜糖业 242
 一、甜菜作为新经济作物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242
 二、作为新兴产业的甜菜制糖业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244
 小结:政府扶植下的东亚甜菜制糖业 250
 余论:东亚糖业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253
 参考文献 259
 后记 267
 图表目录
 图5-1 日据时期台湾、日本本土的近代制糖业的生产、消费结构图 124
 表1-1 1637—1832年东印度公司记录的糖品价格一览表 15
 表4-1 1869—1931年厦门输出闽糖数量 80
 表4-2 1917—1936年四川省进出口糖品数量 82
 表4-3 1902—1905年与1908—1915年海关统计糖品进口、出口及转口数量及价值 84
 表4-4 1913—1915年中国输入外糖数量统计 87
 表4-5 1908年各重要港口的输入外糖数量 87
 表4-6 1907—1911年天津港精制糖输入对照表 88
 表4-7 1907—1911年天津港白糖输入对照表 88
 表4-8 1907—1911年天津港赤糖输入对照表 89
 表4-9 1907—1911年天津港冰糖输入对照表 90
 表4-10 1899—1908年镇江港输入外糖数量 91
 表4-11 1899—1908年镇江港输入国糖数量 91
 表4-12 1900—1908年上海港输入数量表 93
 表4-13 1907—1910年长沙、岳州输入糖品数量 93
 表4-14 1912—1916年江西九江输入外糖数量 94
 表4-15 1910年新民府输入砂糖种类、色相、数量、价格及产地 95
 表4-16 1913—1915年输入中国的日本糖品数量 98
 表5-1 1923—1935年爪哇糖业生产情况 111
 表5-2 1880—1909年爪哇砂糖品输出情况 113
 表5-3 1891—1911年爪哇糖品输出地顺序一览表 115
 表5-4 1934—1941年度爪哇糖品输出市场情况 116
 表5-5 1905—1911年清国、菲律宾、荷属爪哇、英据中国香港砂糖输入日本本土数量表 121
 表5-6 1917—1921年日本精制糖产销情况一览表 122
 表5-7 1905—1911年清国、菲律宾、爪哇、中国香港砂糖输入日本本土数量表 127
 表5-8 1938—1942年优良蔗种在四川的推广成果 129
 表5-9 荷兰标本糖色与分蜜糖(台湾、爪哇)的对应变迁表 137
 表5-10 1901—1908年日本糖品消费税沿革表 138
 表5-11 1910—1932年日本糖品消费税沿革表 138
 表5-12 1937—1939年日本糖品消费税沿革表 139
 表6-1 1878年3—12月中国制糖公司资本账户 149
 表6-2 1878年3—12月中国制糖公司工作账户 149
 表6-3 1929—1934年太古洋行在印度市场上糖品销售情况(1) 178
 表6-4 1929—1934年太古洋行在印度市场上糖品销售情况(2) 179
 表6-5 1934—1937年10月太古糖品市场销售情况 185
 表7-1 1917—1921年日本精制糖产销数量与精制糖原料进口数量及来源表 191
 表7-2 1902—1909年日本政府对发展台湾糖业的各项补助及数额表 192
 表7-3 1912—1935年日本统治区域糖品产量统计表 194
 表7-4 1904—1914年日本和中国香港精制糖输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数量 198
 表8-1 1870—1885年英国输入甘蔗、甜菜两种糖品的消长情况表 224
 表8-2 1890—1906年英国输入甘蔗、甜菜两种糖品的消长情况表 224
 表8-3 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甘蔗糖品输入量、甜菜糖品产量及其所占比例表 227
 表8-4 1914—1922年欧洲主要甜菜糖品生产情况表 227
 表8-5 1929—1939年日本本土甘蔗、甜菜糖品产量 231
 表8-6 朝鲜甜菜种植面积及糖生产量累计年表 2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