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

書城自編碼: 371027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外語英语学术著作
作者: 张跃军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540618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5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和平的捍卫——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观照
《 和平的捍卫——世界大局下两岸关系观照 》

售價:NT$ 347.0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2024版)
《 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2024版) 》

售價:NT$ 653.0
传承:世代家族的财富管理观
《 传承:世代家族的财富管理观 》

售價:NT$ 714.0
MATLAB入门与应用实践(视频教学版)
《 MATLAB入门与应用实践(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607.0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再无孤岛:跨学科的逻辑、路径与实践(实现认知跃迁,洞见未来先机,必先构建跨学科思维!) 》

售價:NT$ 602.0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社会情感学习经典入门 》

售價:NT$ 357.0
盆底觉醒
《 盆底觉醒 》

售價:NT$ 403.0
作业治疗经典模式及实践应用
《 作业治疗经典模式及实践应用 》

售價:NT$ 500.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16
《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
+

NT$ 735
《思辨精英:英语辩论-构筑全球视角》
+

NT$ 434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翻译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翻译》
+

NT$ 434
《双语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翻译学》
+

NT$ 246
《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阅读素养与综合视野》
+

NT$ 353
《中国人英语自学方法教程(第二版)》
編輯推薦:
20世纪以降,文学与文化批评理论在西方大出风头,而其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无疑有襄助之功。如何理解这一现象?我们试图弥合理论与文本阅读的“两张皮”,以思辨性强烈的理论指导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同时以缤纷多彩的文学给理论带来生命力,使二者相互彰显。在本书中,华兹华斯、庞德、叶芝、惠特曼、狄金森等如雷贯耳的名字被赋予新颖的观察视角,而先验主义、消费文化、美国梦与美国现实、深层生态结构等会从具有温度的文字中喷薄而出,触目可及。文本与理论的无缝对接,审美与思辨的巧妙转换,都在本书中得到了实现。
內容簡介:
本著主要聚焦现代美国诗歌,将英美文学经典重置于其所立足的社会与历史背景,辅以现当代批评理论,做同情之理解。文本解读、翻译研究、理论探索,以及中国文化视野中对英美文学的审视,构成了这些文字的主要内容。作者抉微索隐,见微知著,探索英美 文学经典的根系与脉络。
關於作者:
张跃军,博士(中山大学,2000年),教授(2002年起),博士生导师(2006年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英语诗歌研究会副会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研究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和省级社科基金项目近10项,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翻译》等刊发表学术论文,在MacMillan等中美出版社出版著编译作多种;曾获省级科研奖。
目錄
丛书总序 v
序 一 裘小龙 ix
序 二 程朝翔 xiii
章 哈特曼解读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表现 1
节 “儿童乃成人之父” 1
第二节 意象:自然与超自然之结合 3
第三节 华氏之自然观:“洞察力的世俗化” 7
第四节 中外华兹华斯研究现状 10
第二章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风”的意象 17
节 《西风颂》之风:既破又立 18
第二节 自然之风:激发灵感的缪斯 20
第三章 艾米莉?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 25
节 “诗坛全才”狄金森在华译本众多 25
第二节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四种译文 26
第三节 佳译实难觅,研究待加强 29
第四章 诗歌翻译新模式——读《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 35
节 《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编撰缘起 35
第二节 多元互补、高品质的作者队伍 35
第三节 熔铸狄金森诗学观的译文 37
第四节 交互阐发与彰显的多重文本格局 40
第五节 结语 43
第五章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主题探究 45
节 狄金森对自然的表现 45
第二节 “迂回”:自然表现之道 48
第三节 狄金森对死亡的表现 50
第四节 内省而敏锐:超越死亡主题 53
第六章 从《比萨诗章》中汉字的使用看其对中国文化的表现 55
节 破除西方歧见,以象形汉字入诗 55
第二节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社会和经济理论 57
第三节 汉字入诗的诗学、美学和文化意义 66
第七章 默温中期诗歌风格的变化 69
节 新批评式的古典复兴风格:变化之基 69
第二节 希腊神话与《圣经》题材的运用 71
第三节 《炉中醉汉》及其之后的开放式诗风:变化之道 72
第四节 结语 77
第八章 默温《虱》的后现代诗风解读 79
节 弃用标点:挑战传统语言认知观念 81
第二节 谜式陈述:开辟想象的多元空间 82
第三节 语言,独臂男孩的空袖管:逻各斯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 84
第四节 结语 85
第九章 泰德?休斯早期诗歌中的道家思想 87
节 生命初体验 87
第二节 直觉 89
第三节 物自性 91
第十章 凯斯顿?萨瑟兰的《虐待疗法》: 英美中产阶级画像,
暴力美学化,后现代诗歌语言策略 95
节 凯斯顿?萨瑟兰其人其诗 95
第二节 为虎作伥的中产阶级 97
第三节 话语—权力共同体的暴力美学化 99
第四节 后现代诗歌语言策略和实验姿态 101
第十一章 《美国性情》:一部诗的历史 111
节 “事件”和“事实”:历史写作手法 111
第二节 “作者式的”历史:历史话语的文学性 115
第三节 “存在的历史相对论”:建构历史的隐含模式 117
第十二章 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梦、美国现实 121
节 惠特曼旅行主题诗歌的帝国主义立场 122
第二节 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梦 126
第三节 美国文学中的旅行与美国现实 129
第十三章 赛义德“理论的旅行”及其成因——兼析赛义德作为文化流亡者的心路历程 137
节 关于流动的思考 137
第二节 理论之流变:以卢卡瑟、福柯为例 139
第三节 赛义德的多元身份与文化选择 144
第四节 赛义德作为文化流亡者的心路历程 146
参考文献 151
附录I “Enlarge the Temple”: An Interview with Charles Altieri 159
“拓展庙宇”:查尔斯?阿尔提艾瑞教授访谈 171
附录II Modernism, Literature and Theory:
An Interview with Jean-Michel Rabaté 179
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让- 米歇尔?拉巴特教授访谈 189
后记 197
內容試閱
广西地处西南,依山傍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景观。从古至今,广西的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发展,并在历史的潮流中吸取异质文化的元素,显示出多元和开放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聚落、戏剧、宗教、习俗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了一大批优秀华侨以及国内外著名的文化巨匠,也留下了形态多样、保存完整、内容丰富、数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因此,对它们进行保存、整理、挖掘、提炼,加深对广西文化内涵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延续传统、迈向未来,无疑是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的工作。
广西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对外交流与贸易频繁且深广。近代以来,广西又是华侨之乡,大批的桂籍人士远渡重洋、打拼创业。他们传播了广西文化,推动了中外语言文化交往。深入研究地方文献,还原这段历史,一定能够增进广西与海外广大华侨的情感联系和心理共鸣。在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对中国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桂籍名人辈出,其中像马君武、王力、秦似、梁宗岱、王宗炎等都是广西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的思想资源长期未被区内外的研究者重视。如果我们对这些大师的翻译、创作、言论等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与研究,以指导现实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目前,国务院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这对于该地区包括文化和教育等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一大利好。处在全球化和资讯迅猛发展的时代,“越是地方或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1 世纪,中国各省、区、直辖市都在向内深挖文化资源,向外传播文化精华和发扬当地族群性格,建立认同,寻求发展。在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面前,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强国建设”为指导,努力发掘、保存、整理、研究和阐释地方语言、文化和传播资源,然后推向世界。语言、文化和传播紧密联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其中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客体,传播是渠道,因此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使东西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有鉴于此,如果我们通过对广西境内及广西籍人士开展的欧美语言、文化、翻译活动的挖掘和深入研究,从中可以发现早期广西先贤如何弘扬民族文化,引进西方文化思想,进而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做出巨大贡献的心路历程。同时,以外国语言、文化、翻译传播研究为契机,将广西地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联系在一起,进而将广西推向世界。
广西民族大学拥有广西高校中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也是全国民族院校中的外国语言文学博士点。学科队伍结构合理,研究方向齐全,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建设规划目标明确,切实可行,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学校“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办学定位,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都能很好地结合民族性和东盟地区的特殊性,服务广西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同时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强化区域与国别研究、语言学、外国文学与文化、翻译与传播几个核心学科方向,并不断拓展新的学科领域,成功培育了比较文学/ 译介学、外国文学与文论、东南亚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等特色学科方向,极大推动了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该学科已由原来的外国语学院发展成为外国语学院和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两个学院,外国语学院侧重欧美国家的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则侧重东南亚语言、文学、文化研究。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决定编选“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丛书”,旨在结集本团队成员近年来有关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相关成果,同时也吸纳海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入选作品均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有较强的原创性和鲜明的特色,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深层次揭示了外国语言文化与传播的本质。本丛书为一套开放性丛书,除收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成员的成果外,也收入国内外同仁的优秀研究成果,所收著作须经丛书编委会评审通过。我们期待本丛书的编选和出版能够为打造学术精品、推动我国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和实际的作用。
“外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丛书”编委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