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苏格拉底的申辩(罗翔推荐哲学入门读本)
》
售價:HK$
179

《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第二辑)
》
售價:HK$
2142

《
DK地球博物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非洲潜力丛书4 生计之道,为而不争:探究生态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
售價:HK$
403

《
钱经 商圣范蠡的财富智慧 跨越千年的“正财阳谋”,普通人逆袭、高净值人群守成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305

《
儿童发展与心理治疗
》
售價:HK$
347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初步
》
售價:HK$
230

《
北京城史记 明代卷
》
售價:HK$
704
|
| 內容簡介: |
|
犯罪停顿形态是犯罪过程中停止下来的行为状态,可以大体划分为完成形态与未完成形态。对其进行研究而形成的犯罪停顿形态理论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犯罪停顿形态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与刑法理论中的其他内容存在诸多密切的联系,以至于在“犯罪停顿形态论”中出现了许多疑难问题。基于此,本书围绕着我国“犯罪停顿形态论”中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希冀能够对我国犯罪法学理论与实务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
| 關於作者: |
陆诗忠
男,1970年7月生,河南省台前县人。烟台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后,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刑法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在《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现代法学》《法学》《政治与法律》《当代法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结合犯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部。
|
| 目錄:
|
章 犯罪既遂理论研究中的前置问题研究
——对我国罪刑规范模式的再追问
一、对“犯罪既遂模式说”的再批判
二、对我国罪刑规范模式的再宣示
三、对“犯罪成立模式说”进行“批判”的两点回应
第二章 我国预备犯理论中的争议问题研究
一、总则性“预备犯”立法是否应该取消
二、具有刑事可罚性“预备行为”的再界定
三、我国预备犯立法模式的抉择
第三章 犯罪既遂标准问题研究
一、对“犯罪目的实现说”“犯罪结果发生说”批判的省思
二、对“构成要件齐备说”批判的省思
三、犯罪既遂标准的再设定:“犯罪对象侵害说”
第四章 对我国“犯罪既遂形态论”的反思
一、对我国“犯罪既遂形态论”的检讨
二、犯罪既遂形态体系的初步构建
第五章 特殊犯罪形态之既遂问题研究
一、结果加重犯之既遂问题研究
二、数额犯之既遂问题研究
三、复行为犯之既遂问题研究
四、教唆犯之既遂问题研究
五、共同正犯之既遂问题研究
第六章 “不能犯”理论研究中的若干误区
一、误区一:“不能犯”与“未遂犯”之关系
二、误区二:“不能犯”与“不能犯未遂”之关系
三、误区三:“不能犯未遂”与“普通未遂犯”之关系
第七章 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研究
一、域外学说借鉴的理论窘境:由“综合说”到“刑罚目的说”
二、“本土化”解释之症结:由单一“刑事政策说”到“社会危害性说”
三、一种新的尝试:功利主义规则的考察
第八章 中止犯中的“自动性”研究
一、“规范判断说”之流弊分析
二、对“自动性”的再诠释
三、几则典型疑难案件中的“自动性”分析
第九章 “犯罪着手”问题研究
一、“犯罪着手”的判断标准研究
二、几种犯罪形态着手的认定
第十章 中止犯刑事责任的特别情况研究
一、关于“中止犯与既遂犯竞合”的问题
二、关于“中止犯与未遂犯竞合”的问题
三、关于中止犯中的“损害”问题
第十一章 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研究
一、预备犯的处罚问题研究
二、未遂犯的处罚问题研究
三、中止犯的“比照处罚对象”研究
后 记
|
|